Page 66 - 快乐高效学语文
P. 66

快乐高效学语文
            教学特别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

            有独创性的理解。

                 一、诗歌

                 (一)学习方法

            诗歌概述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
            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

            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
            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
            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


            诗歌发展历程

                我国诗歌的发展,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
            →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


            诗歌分类
                诗歌分类的依据不同,分类也就不同。

                 1. 按内容来分类
                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
            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①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
            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②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
            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

                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
            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段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
            从抒情的需要。

                ③送别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
            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