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1 -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
P. 251

第五章  农业园区的管理

             收的氮,例如,依附在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对游离氮进行转换。之后科

             学家们发现,有近百种微生物可以通过固氮酶将游离氮固定。因此,人们希望能
             够将这些固氮微生物的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转移到作物上去,并分离出一些基因,
             使作物对于硝盐的吸收利用率得到提升。
                 4)诱变分子育种

                 人工诱变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途径使生物的基因发生突变的一
             种技术。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作物的基因突变概率,使人们能够从中选出具备某些
             性状的作物,再辅以其他的生物技术,创造出符合人类利益的新品种作物。中国

             在诱变分子育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培育出了数百个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作物,这些新品种往往具有比传统品种更优秀的抗药性、抗病性,以及更高的产
             量和更好的品质,如四倍体葡萄和无籽西瓜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空间诱变育种技术,也称太空育种,即将农作物的种子

             带到太空,通过太空中的特殊环境使种子产生变异,返回地面后再对种子进行选
             育,培育新品种作物。空间诱变育种诱发的异变大多为有益变异,变化幅度大,
             变化后的性状稳定,具有高产、早熟、抗病抗逆、质量高等优点。

                 (七)离子束诱变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离子束诱变是继 γ 射线、X 射线和中子后的一种新型诱变技术,具有突变
             率高、突变谱广的特点,能创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突变体材料。近年来,离子束

             诱变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品种改良,通过离子束诱变处理,筛选出了抗病
             高产优质的水稻、小麦、大麦、棉花、大豆、玉米等新种质,并选育出了大面积
             推广的作物新品种。

                 1.离子辐变及离子辐变育种
                 离子束作为一种新型的物理诱变方法,与 γ 射线和与 X 射线相比,具有稳
             定性强、变异普宽、突变效率高的特点,与快中子相比,具有可控性强、损伤
             轻的优点。离子束具有较高的传能线密度(LET),能够引起染色体畸变等显著

             的生物学效应,可对 DNA 双链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离子束穿过物质时,能在物
             质的局部诱发损伤效应,提高了诱变的准确性和可控制性,可在较短时间内获
             得稳定的突变品种,缩短了育种周期。离子束和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能量沉

             积、动量传递、粒子注入和电荷交换等四个原初反应过程的综合作用,不仅可
             以像一般辐射那样破坏 DNA 链,还可利用质量、动量和电荷协同作用的优势使


                                                                                    241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