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
P. 69
第一章 农业园区的概念、作用和类型
园区发展潜能,增强园区内生发展动能。整合部门力量,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
统筹各类支农投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重点安排园区建设内容和项目。按照“明
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先试行租赁制、返租倒包制、划
拨制、折股量化等办法,加快土地流转,增强园区发展活力。出台创业支持政策,
鼓励管理、科研、人才进园创业,对园区内科技人员在项目申报、成果转化等方
面给予一定倾斜。聚焦主导产业,确保园区有产业、有内容、有前景,避免贪大
求洋、贪多求全、圈地盘、铺摊子等现象。
3.探索建设模式,丰富融资渠道
调动各方面资源,丰富融资手段,建立多元投资主体的资金筹措机制,逐步
形成“政府扶持、社会投入、园区积累、招商引资、多元发展”的农业园区投融
资体系。中央财政支农资金应向基础性与公益性农业园区倾斜,支持基础设施、
营销网络、基础研究等领域。统筹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撬
动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专项基金、以奖代补等形式,撬动金融资本、
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园区建设。鼓励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方式参与产业
园建设,吸引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及科研机构投资、建设、
运营。生产性与营利性农业园区,应以企业和社会投资为主,鼓励投资主体创新
投融资模式,积极与各类金融机构开展创新性合作,有条件的可试点上市融资。
4.强化科技支撑,推动成果转化
加快建立面向园区发展需求、政府引导、企业主管、市场运作、产学研相结
合的农业园区科学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广体系,依托科技创新实现农业园区发
展的现代化、智能化、机械化。加大支持力度,强化园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应用性研究,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引导农业园区以优惠
的政策、灵活的管理机制、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高校、科
研院所与园区开展合作,形成紧密的产学研联盟,形成技术研发、试验示范、成
果转化为一体的快速通道。推进科研成果向企业转移、向产业应用转化,提升园
区对周边农业生产的带动、辐射及示范能力。
5.加强监管评价,完善淘汰机制
构建以政府为核心,多元主体参与的农业园区监管评价机制。强化农业园区
监管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构建规范运作、公平竞争的运营管理体系。园区要设立
园区工作办公室,承担起草颁布监管法规制度、监管评价等工作。充分发挥社会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