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8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178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Music Teaching Methods and Case Design in Primary Schools
②乐曲相关文化与情绪情感分析
《月光下的凤尾竹》原为我国著名作曲家施光南于1979年所作的一首节奏舒缓、优
美缠绵、富有傣族风情的歌曲,歌曲充分体现了傣族人民柔美恬静的民族特征。歌
曲婉转动听,传唱度高,后被改编为多种器乐形式,尤以葫芦丝独奏版本给人留下
的印象最为深刻。
③乐曲音乐风格与结构分析
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曲调来自歌曲的第一部分,四三拍,羽调式,带
有引子和尾声的再现二段体结构。旋律既有浓浓的西南少数民族的地方色彩,同时
又具有新意。倚音与级进的旋律以三拍子的节奏,展现了西南边寨的迷人情景。
引子:乐曲引子部分是由小提琴主奏,小提琴高音区的旋律仿佛挂在天空中的明月
散发出洁白柔和的月光。其中乐曲的旋律中出现了降mi音,具有浓郁的西南少数民
族的地方色彩。
第一主题
第一主题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平行乐段,在旋法上体现了傣族音乐音域较窄,旋律
以级进和小跳为主,常出现短小和重复的音调等特征。一、二句是相同乐句,三、
四句为相似乐句。
一、二句音乐材料来自歌曲中的引子,旋律以do音,做下方三度1a,和上方三度音
mi的“缠绕式”发展。乐曲中装饰音的使用,不但使旋律的衔接更为柔和,也让
乐曲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到傣族竹楼幽静、优美的情景之中。三、四句的句式为同头
换尾,旋律以mi音做“缠绕式”发展,并且音域上由之前的五度扩到八度,旋律
起伏呈现递进式发展,结束在宫音上。从节奏上看第一乐段更多的是采用 的
节奏,这种短时值、略微紧促、细碎的节奏型使得乐曲的第一乐段在优美中不失活
泼、跳动的感觉,如傣族舞蹈一般婉转细腻。
• 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