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0 - 信息的脉络
P. 180

·信息的脉络·
                 播的平方反比率所限,平方反比定律指出,如果传输距离翻番,则传输功率将翻
                 两番。此外,覆盖范围过大还会产生副作用:无法在这个覆盖区域内复用正在使
                 用的特定传输信道,因为统一信道上的任何其他传输都会引起干扰。蜂窝技术巧
                 妙解决了最大限度同时使用有限信道集这个最关键的问题,从而可以通过不断复
                 用信道来实现全国性覆盖。在道格拉斯 . 林肯提出蜂窝电话技术 30 多年后,贝尔

                 实验室于 1978 年在美国芝加哥率先大规模实施蜂窝网络。尽管存在诸多不足,第
                 一代蜂窝网络仍然在短时间内风靡全球。与所有新技术应用一样,手机价格和通
                 话费用开始不可避免地下降,一个真正的大众市场由此诞生,而边走边打电话成

                 为 20 世纪 90 年代最常见的景象。新兴的欧洲数字蜂窝系统最终被命名为全球移
                 动通信系统(GSM)。
                     数字网络还提供了一种新功能,就是在用户之间发送短消息。当 GSM 控制信
                 道协议中存在空闲的时隙时,短消息业务(SMS)作为补充功能纳入 GSM 标准。

                 所有的制造商都在产品中迅速加入对短消息的支持。对诺基亚而言,得益于最新
                 的微处理器和液晶显示技术,新产品的用户界面简单而直观。诺基亚 1011 和诺基
                 亚 2110 完全支持 GSM 网络的短信功能。无与伦比的功能和绝佳时机的组合,对

                 诺基亚影响巨大,2100 系列的累计销量超过 2000 万部。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首先在欧洲、继而在全球大获成功,引起了美国
                 科技公司的焦虑。美国运营商太平洋电信向高通公司投入巨资,这家起步不久的
                 公司提出了一项称为码分多址(CDMA)的新标准提案。CDMA 采用军用快速调
                 频方案,抗干扰能力更强,能有效利用分配给蜂窝电话使用的宝贵频谱资源。事

                 实证明,在远距离传输中,CDMA 可以更好地抵御多径传播干扰。此外,CDMA
                 采用更稳健的方式实现了基站之间的必要切换,即手机保持与两个基站的链接,
                 直到进行可以验证的可靠切换。这种软切换功能有助于减少蜂窝边缘的掉话次数,

                 因此 CDMA 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优于 GSM。1996 年,美国第一个 CDMA 网络投
                 入运行。很快,CDMA 在全球部署了大量基于 CDMA 的网络,总体市场份额高
                 达 20%。但是问题接踵而至,CDMA 具备若干技术方面的优势,但无法提供所有
                 GSM 用户都自动拥有的国际互操作性。CDMA 的最大失策是将用户信息集成在手

                 机中,而非像 GSM 那样作为可拆卸的独立模块存在。与此同时,GSM 也成为自
                 身成功的牺牲品,容量限制导致从现有网络中再难榨出更多容量,难以支撑移动
                 数据业务的快速增长。从移动语音到移动数据的下一场革命即将开始。
                     只有采用更好的技术才能真正扩大移动数据的应用范围,人们为此开发了通

                 常称为“2.5G”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PRS 采用分组交换数据模型,
                 如果用户在移动账户中激活 GPRS 移动数据功能,则在会话期间不再需要分配专


                                                  • 164 •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