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9 - 信息的脉络
P. 219
·第三部分·
的神经芯片。该小组的这种神经芯片植入大鼠脑内,使其成为第一种高级脑功能
假体。
2012 年巴西世界杯——机器战甲,身着机器战甲的截肢残疾者,凭借脑机接
口和机械外骨骼开出了一球。
2014 年,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员通过网络传输脑电信号实现直接“脑对脑”交流。
2016 年 8 月,8 名瘫痪多年的脊髓损伤患者,通过不断训练,借用脑机接口
控制仿生外骨骼,利用 VR 技术解决触觉的反馈问题,他们的下肢的肌肉功能和
感知功能得到部分恢复。
2016 年 9 月,斯坦福大学神经修复植入体实验室的研究者们往两只猴子大脑
内植入了脑机接口,通过训练,其中一只猴子创造了新的大脑控制打字的记录——
1 分钟内打出了 12 个单词,即莎士比亚的经典台词“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2016 年 10 月,世界第一届 Cybathlon 半机械人运动会在瑞士苏黎世正式拉开
帷幕,来自 21 个国家、一共 50 支队伍的残疾人运动员在辅助设备的帮助下参加
比赛。赛事共分为 6 个比赛项目:动力假肢竞赛(上肢和下肢)、外骨骼驱动竞赛、
功能性电刺激自行车赛、轮椅竞赛、脑机交互竞赛。
2016 年 10 月 13 日,瘫痪男子 Nathan Copeland 利用意念控制的机械手臂和美
国总统奥巴马“握手”,此举意味着完全瘫痪病人首次恢复了知觉。
2016 年 11 月,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家和首席研究员 Nick
Ramsay 成功一名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闭锁综合征女患者 de Bruijne 将脑机
接口技术从实验室带入了家庭环境中,无需医疗人员协助也能与他人进行思想交
流。脑机接口植入 28 周后,de Bruijne 已经能够准确和独立地控制一个计算机打
字程序,差不多一分钟可以打出两个字母,准确率达到 95%。
2016 年 12 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 Bin He 与他的团队取得一项重大突破,
让普通人在没有植入大脑电极的情况下,只凭借“意念”,在复杂的三维空间内
实现物体控制,包括操纵机器臂抓取、放置物体和控制飞行器飞行。经过训练,
试验者利用意识抓取物体的成功率在 80% 以上,把物体放回货架上的成功率超过
70%。该研究成果有望帮助上百万的残疾人和神经性疾病患者。
2017 年 2 月,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教授 Krishna Shenoy 和神经外科教授
Jaimie Henderson 发表论文宣布他们成功让三名受试瘫痪者通过简单的想象精准地
控制电脑屏幕的光标,这三名瘫痪患者成功通过想象在电脑屏幕上输入了他们想
说的话,其中一名患者可以在 1 分钟之内平均输入 39 个字母。
2017 年 4 月,Facebook 在 F8 大会上宣布了“意念打字”的项目,希望未来
• 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