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3 - 公路桥梁工程与隧道施工
P. 243

第七章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变形监测分析研究






























                                       图 7-3 隧道洞周变形各阶段示意图

                   ①快速变形阶段:对应于图 7-3 中 AB 阶段。由于隧道围岩自身的不稳定性,地
               下水的影响,初期施工作业的扰动,刚开始开挖的隧道断面各个测点将产生较大的沉
               降,随着时间的增长,各测点沉降速率逐渐减小,隧道围岩应力、位移重分布后再次

               达到内部自平衡。如果此阶段沉降变形较大,且没有收敛的趋势,则隧道容易发生塌
               方事故,因此在隧道开挖前应加强超前支护,确保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任平稳发展阶段:对应于图 7-3 中 BC 阶段。随着隧道的进一步掘进,施工对隧
               道围岩稳定性的扰动将越来越小,隧道趋于平衡状态。此时围岩会发生一定的蠕变位

               移,但变化量一般较小。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沉降曲线比较平缓。
                   ③加速突变阶段:对应于图 7-3 中 CD 阶段。在平稳发展阶段中,如果遇到大幅
               度的施工二次扰动、长期或特大的雨水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隧道围岩的变形将进入

               一个加速突变的阶段。例如,当使用爆破作业时,炸药的巨大冲击力将有可能在瞬时
               对围岩应力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围岩应力在短时间内重新分布,使某些部位的围岩
               产生应力集中,直至破坏。此时隧道的变形将进入一个突变的过程。加速突变阶段的
               持续时间出围岩岩性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地说,对于塑性围岩,此阶段持续的时间会

               相对较长一些,而对于脆性围岩,则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失稳现象。随着围岩
               变形的进一步加剧,隧道内部平衡遭到破坏,洞身将出现较大的裂缝,初期支护开始
               脱落,坍塌滑动面逐渐形成。在隧道监测工作中应当及时抓住此阶段初期的一些异常
               征兆,及时做出预警预报,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围岩和衬砌的进一步破坏。

                   ④破坏阶段:对应于图中 D 以后的阶段。当围岩进入加速突变阶段后,如果预警
               不及时,或者加固措施不得力,则隧道裂缝将明显快速发展,塌方体滑动面完全贯通,


                                                                                         • 231 •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