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145
• 第四章 棉花种植及增产技术
6. 土壤条件
棉花生长发育需要水分和养料,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获得,所需的温度和
空气部分取自土壤,同时需要土壤的机械支撑才能生长。棉田土壤的理化、生物
属性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土壤水分、养分、温度、空
气、盐碱含量、质地等均对棉花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二、棉花苗期低温冷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
低温冷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指在作物生长发育期间,环
境温度低于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从而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降低农作
物的收获产量,减少经济效益。按冷害时空分布可分为春季低温冷害、秋季低温
冷害、东北夏季低温冷害;按造成低温冷害的天气特征可分为湿冷型、晴冷型、
持续低温型;按作物危害特点及症状可划分为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混合型
冷害。
(一)北疆低温冷害的发生特点及成因
受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特殊增温效应的影响,20 世纪 50—60 年代以来,北
疆棉区成为北半球纬度最高棉区。由于该地区仅仅依靠太阳光而产生的热量不
足以满足棉花正常生长所需的温度,所以需要依赖沙漠增温效应来弥补。受大气
环流的影响,该棉区面临更多低温冷害危险,春夏季是该地区棉花遭受冷害的高
发期。
北疆棉区春季低温冷害主要发生在 4~5 月。此时气温不稳定,忽高忽低,地
表积温不足,从而影响棉花苗期的生长,形成弱苗迟发或死苗。由此造成棉花营
养生长不足,抵御病虫害能力较差,易发生枯、黄萎病。如果中后期温度较高,
天气良好,或秋霜推迟,通过合理的栽培措施,受低温冷害较轻的棉花仍能完成
全生育期,但与正常年份相比,产量会降低。夏季低温冷害主要发生在 7 月底至
8 月初,气候特点是阴雨天气频繁引起气温大幅降低,造成湿冷型低温冷害。该
时期正是棉花开花结铃的关键时期,低温易造成棉花生长发育停滞,代谢功能紊
乱;再加上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增加,阻碍授粉及小蕾形成。该时期也易发生病
虫害,从而造成棉花叶片发红,棉铃感染霉菌,小蕾脱落,最终导致棉花后期早
衰,纤维和种子发育不完全,减产的同时品质降低。
2018 年 5 月五家渠地区气温偏低,平均高温、平均低温、极端高温、极端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