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2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142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Crop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igh-yield Pathways
杂草生长 2~5 叶期,选用玉米专用除草剂对于玉米作物茎叶定向喷施,但需要与
大豆隔开施药,若发生药液漂移,豆苗可能发生药害。
3. 生物防治
玉米螟又称钻心虫,由于其食性较杂,不仅作为玉米作物的主要害虫,更危
害高粱、水稻等多种作物,而对于玉米螟,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防治,其中不
乏利用生物防治,以虫治虫。首先,使用白僵菌对于上一年的玉米秸秆垛进行封
垛处理,消灭秸秆内越冬的玉米螟,这样虫源基数就会降低,通过考察当地玉米
螟化蛹期,在化蛹期前,用白僵菌粉与滑石粉以 1 ∶ 40 的比例调配进行防治。
还可以在玉米田间释放赤眼蜂,以防治玉米螟,在玉米螟化蛹初期,预测田间成
2
虫产卵高峰期,并在田间设立 1 个 /667m 放蜂点,每个蜂点放 1.5 万头,分两次
释放,间隔 7~10 天,可在第二次增加放蜂数量,可达到以虫灭虫的效果。大豆
食心虫成虫,多在大豆花期过后至结荚期,钻入豆荚,食害豆粒,极大地影响大
豆的品质,对于大豆食心虫也可以通过生物防治的方法进行灭杀。
4. 做好不同时期病虫防治
在播种期,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选择抗病虫的优质种子,并
在播种前通过包衣或拌种进行处理,预防病虫害。在进行种子处理时,多侧重防
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大豆根腐病及地下害虫,可以选用含有杀虫成分的种衣
剂如丁硫克百威、吡虫啉药剂等进行种子处理。在玉米抽雄期,也是大豆分枝期,
需要对于玉米螟、黏虫、红蜘蛛等害虫及叶斑病、大豆锈病进行防治;针对玉米、
大豆病害,可以选用吡唑醚菌酯这类杀菌剂进行喷施处理,而对于该时期的害虫
可以通过化学防治、理化诱控的两种手段进行防治,可以使用杀虫灯、可降解色
板诱杀害虫,也可选用四氯虫酰胺、茚虫威等杀虫喷剂进行喷施防治。在玉米大
豆进入成熟期后,需要在前期防治的基础上,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因为该期是
玉米成穗、大豆结荚的重要时期,该期主要对于玉米灰斑病、大豆锈病及豆荚螟、
大豆食心虫等主要病虫害进行防治,针对性地选用杀菌剂、杀虫剂进行混喷兼治。
与此同时,注意玉米植株生长情况,必要时采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防治。
在玉米大豆的种植过程中,需要充分把握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关键
措施,加强田间管理。严格按照该技术进行种植工作,并且要综合考虑当地情况
及诸多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制定出相关解决措施,做到理
论与实践的结合,为提高玉米大豆产量打下坚实基础。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