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0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140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Crop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igh-yield Pathways
种植的窄型大豆收割。针对玉米先收的作业模式,张敏、李景斌分别设计了高地
隙玉米收获机,加高收获机底盘,割台分布在左右两侧,可以跨大豆带收获玉米,
而不影响大豆作物。异机同步收获可以使用当地成熟的窄行收获机具进行。
(六)展望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实现了玉米基本不减产的情况下增收一季大豆,提高
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了玉米大豆的协调发展。加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农
艺农机基础研究,探索不同地区农艺农机融合的技术模式,形成全程机械化方案,
推广有利于机械化作业规范的种植模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水平,是
实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效生产的必然选择。
首先,加强理论研究,促进农机农艺进一步融合。在农艺方面,高产与宜机
化作业综合考虑,制定相应的行距、株距、行数比例、带宽、带间距等农艺规范;
在农机方面需要进一步研发适应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农艺要求的装备,提高机
具通过性与作业性能,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其次,加强装备创
新,研发玉米、大豆一体化作业机具。现阶段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专用机具
较少,机械装备大多基于已有的装备改装而来,虽然可以达到作业要求,但还有
较大的改进空间。应依据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特点,开展专用机具研发,突破
联合播种、植保、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一体化播种机、植保机与收获机,
实现玉米、大豆同步播种、植保与收获作业。最后,提高机具智能化水平,提升
机具适应性。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导航与辅助驾驶技术、对行技
术、仿形技术、作业质量检测技术等智能化技术,可以提升作业机具对环境与种
植模式的适应性,提升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
三、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病虫草害防治
(一)主要病虫草害类型及特点
较于单作玉米与大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病害抑制率为 4.2%~60%,
主要病害发病率大幅降低。玉米的主要病虫害有穗腐病、粗缩病、纹枯病、玉米
螟虫、蚜虫、桃蛀螟等,其中玉米穗腐病由病原菌及产生孢子进行传播,侵染玉
米整个生长周期,该病多发于土壤黏重的低洼地块,而且症状复杂多样,极易混
淆;桃蛀螟在玉米虫害中广为人知,在玉米穗期直接影响玉米感染穗腐病。大豆
主要病虫害为根腐病、病毒病、斜纹夜蛾幼虫、大豆食心虫等,病害受气候、降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