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6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136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Crop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igh-yield Pathways


                (2)自适应喷杆调节技术
                带状复合种植不同种植模式的玉米、大豆行数与行距各不相同,对轮式植保
            机通用性要求较高,可将植保机喷杆设计为可调节部件,喷头挂架使用螺栓紧固,

            可以在需要时方便快速地调节喷头高度与间隔。大豆和玉米高度相差较大,施药
            时喷杆过高会导致对大豆的喷施效果较差,过低则可能碰撞玉米植株,Wang 等
            设计了基于生长期识别的棉花精准施药技术,通过机器学习识别系统对棉花生长
            期判断,根据生长期实现药液的精准喷洒操作,为喷雾机根据不同作物行与生长

            状况调整喷杆高度提供参考。徐晶设计了基于作物冠层高度的喷杆高度调节与自
            适应系统,使用超声波传感器测量作物冠层高度,设计了喷杆位姿测量与控制系
            统,试验结果表明调节后实际高度与设定高度最大误差为 14mm。大田作业田间
            地表凹凸不平,大型喷杆喷雾机在作业过程中车辆发生倾斜时喷杆可能会与作物

            发生碰撞,影响喷药均匀性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印祥等设计的高地隙施药机喷杆
            自动调平系统,作业实时调整喷杆水平角度并使之保持在 ±1°以内,满足喷杆
            自动调平控制要求。
                (3)植保机轮距调节技术

                针对不同行距下高地隙喷杆喷雾机田间行走困难的问题,窦玲静设计了自走
            式喷雾机轮距可调式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为液压缸驱动的空间传动机构,通过
            试验获得转向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为高地隙植保机转向机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季位文对植保机底盘结构进行理论分析与优化设计,简化了轮距调节装置,增加

            了轮距调节的精度,为高地隙植保机可调节底盘的设计优化提供了参考。
                (4)防飘移喷雾技术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对药液偏移较为敏感,除了加装物理隔离帘,对防飘移
            喷雾技术的研究同样重要。在大田情况下进行农药喷施,自然风是影响喷施效果的

            主要因素,苑进等考虑自然风影响,对气辅式喷雾雾滴飘移特性进行建模,为喷雾
            主动控制系统提供了控制模型和决策依据。静电喷雾技术可以减少大田喷雾作业的
            农药稀释用水量,解决传统喷头药液雾滴分布不均和叶片背面沉积量不足的问题,
            马旭等将静电喷雾喷头与喷杆喷雾技术相结合,通过试验得到最优的喷雾参数,为

            静电喷雾技术在大型喷杆喷雾机上的应用提供参考。对靶施药技术可以进一步减少
            农药的使用量,采用基于 LiDAR 和机器视觉的作物识别方法,通过控制施药部件,
            实现精确对靶施药,为精准施药提供了新思路。汪闪闪通过流体仿真方法对雾化喷



            ·124·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