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131
• 第三章 玉米种植及增产技术
要对肥箱和排肥机构改进。
2. 耕播关键技术研究
(1)耕整地关键技术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大豆同时播种,种床条件需要同时满足玉米、
大豆要求。播种株行距要求严格,现有播种机排种器多以地轮驱动,为保证株距
合格率,要求种床较为平整。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减少种床受到风蚀、水蚀,
提高土壤抗旱能力和肥力,可用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我国主要采取的保护
性耕作措施有留茬垄作少免耕、留茬覆盖少免耕、坡耕地免耕沟播、秸秆还田少
免耕并进行适时深松作业。张祥彩等探究了滑动式开沟器刃口厚度、刃口曲线、
入土隙角和入土角对种床土壤容重、土壤水稳团聚体、土壤扰动量和表层秸秆扰
动量的影响,为创造适宜种床环境条件的滑动式开沟器的结构优化提供参考。周
华等设计了秸秆还田深松旋埋联合耕整地机,集土壤深松、破茬碎土、秸秆旋埋、
平地等功能于一体,耕后地表平整度为 1.0cm,满足农艺要求。赵淑红等采用离
散元软件模拟深松铲铲尖在土壤中的运动,获得土壤颗粒运动轨迹的拟合曲线,
将曲线优化作为铲柄外形曲线,试验表明,优化后的深松铲土壤扰动量小,耕作
阻力小。
(2)小株距精密播种技术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农艺要求大豆株距 7~12cm,玉米株距 8~14cm,需要
适当增加排种器转速保证株距,而排种器转速的提高会导致排种质量不稳定。为
提高排种器性能,王奇等探究了指夹式玉米免耕精密播种机振动特性对排种性能
的影响,为免耕播种机指夹式排种器性能的提高提供了参考。陈玉龙等为满足大
豆高速精密播种作业要求,设计了一种凸勺式排种器(见图 3-2),播种速度为
6~12km/h 时的粒距合格率高于 93%,漏播率低于 3%,满足播种机高速精密作业
的要求,但株距合格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 GPS 测速的电驱式精量播种机可
以较好地实现高速精量播种,排种盘使用电机驱动,能够根据播种机前进速度实
时调整转速,根据转速传感器反馈实现排种盘转速闭环控制,提高作业质量,试
验表明,基于 GPS 测速的电驱式精量播种机播种粒距合格率和粒距变异系数均
优于机械式播种机,更适合高速作业工况。气力式排种器使用气流作用充种、清
种或携种,对种子的大小和形状适应性较强,相比机械式排种器更容易实现高速、
精密播种。气流还可以用于辅助投种,王云霞等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气流辅助高速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