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128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Crop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igh-yield Pathways
建议大豆种 3 行,行距 30cm,玉米带宽≤ 40cm,两作物带间距 60cm;西南地
区玉米株距 13~14cm,大豆株距 10cm;而西北地区玉米株距 12cm 或 14cm,大
豆株距 8cm 或 16cm;黄淮海地区建议种大豆 4 行,行距 30cm,两作物带间距
65~70cm,玉米带宽参照西北西南地区标准,玉米株距 11cm,大豆株距 10cm。
3. 合理施肥
在肥料施用时必须按照减量协同、高效环保的原则进行科学化、合理化施肥,
通过播种施肥机进行施肥前,要综合考虑玉米、大豆的不同需求,需要在满足玉
米用氮量的同时减少大豆用氮量。按照玉米的正常需氮量施加氮肥,由于需要保
证大豆正常接种根瘤菌,对大豆则需要控制氮肥用量,可以选择施加含氮量低于
20% 的低氮肥。在控制氮肥的同时还需要通过施加有机肥来保证其土壤肥力,及
时补充所缺乏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从施肥量的角度出发,在玉米单株的施氮量
与单作相同的情况下,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亩的施氮量与单作玉米、大豆的总
2
施氮量相比要低 4kg。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区玉米需采用 50~65kg/667m 施用量的
2
高氮缓控释肥,间作区大豆则需要选用 15~20kg/667m 施用量的低氮缓控释肥,
并且使玉米大豆种子与肥料行距保持 8cm 以上。在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区,在播
2
种玉米时,施加高氮量的专用配方肥,并且保证化肥施用量在 20~25kg/667m ,
待玉米的进入大喇叭口期时,配合播种大豆,在距玉米 20~25cm 处追施配方肥,
2
并且保证化肥追施量达 40~50kg/667m ,以保证玉米大豆肥料公用的目的,提高
肥料利用率。但追肥通常是在基肥与种肥不足的情况下施用的,在此情况下,要
特别注意不能在灌溉地区将肥料混入水中进行灌溉,否则会导致大豆氮含量急剧
增长,抗倒伏能力变弱,致使产量下降。
4. 适期播种
在进行单作时,一般大豆的播种在夏秋两季:对于夏播,由于大豆生长周期
相对较短,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宜早播,通常在小麦收获后就可以进行播种;
而秋播大豆则大多在8月10日前进行播种。对于玉米的播种季节一般在春秋两季,
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不同,春玉米在 4~5 月份进行播种,秋玉米在 7 月份进
行播种。而对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来说,播种前需要综合考虑各地区的差异
性。例如,西南地区,需要在 3 月下旬 ~4 月上旬先播种玉米,再在 6 月中上旬
播种大豆;在黄淮海地区、西北地区,玉米大豆却可以同时播种,西北地区于 5
月上旬播种;而黄淮海地区需要在 6 月 15~25 日小麦收获后进行播种。但是若播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