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9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199
• 第五章 花生种植及增产技术
日光等资源的浪费,影响花生的高产。而种植密度过小则容易导致花生的生长空
间过于狭小,尤其是在开花期花朵层层叠叠不仅阻挡花生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而且导致空气难以正常流通,同样会对花生增产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而不同的
花生品种对于种植密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但在实际种植中,农户往往采用同一
种密度进行种植,未能充分考虑花生的实际生长需求。
3. 机械化程度较低
目前,虽然广西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已经上升至一
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建设当中,
但在许多经济条件落后的农村地区,花生种植的机械化程度仍然偏低,加之许多
农户文化水平偏低,对新型机器的使用方法、原理等不了解。因此,仍然有绝大
多数的农户依靠人力完成播种、除草和收获等工作,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花
生的种植效率,导致花生种植迟迟无法实现大规模增产。
(二)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1. 春播高产栽培技术
春播高产栽培技术最早出现于 20 世纪 50 年代,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现已
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种植栽培体系。其打破了传统当茬过度的深耕方式,选择了
深浅轮耕的方法,实现了种植土壤上松下实的效果,利于花生出苗。
施肥方面,春播高产栽培技术将前茬施肥和当茬补肥结合起来,使得肥料用
量明显减少,实现了营养均衡,满足了花生种植过程中科学施肥的需求。在南方
地区,春播高产技术更多采用双垄密植。
与单垄稀植相比,春播高产技术层次较高,可在同一地块提升产量的 1/2。
很多学者对花生的播种时间和高产因素等进行了深层次研究,以期为花生生长创
造良好的环境,可以在减少成本投入的基础上,提升花生产量。
2. 促早栽培技术
促早栽培技术于 20 世纪 80 年代引入我国,初期运用于我国北方地区,随后
传入南方地区。促早栽培技术高产种植原理是科学合理地分配耕地,同时种植花
生和其他作物,确保两种农作物都是一年两熟制,有效利用地块。
可以将花生和小麦一起种植,按照耕地中小麦生长成熟的周期进行花生栽培
套种,为小麦等农作物的成熟提供时间和空间,确保花生快速生长,优化小麦品
质。从整体上分析,促早栽培技术能够优化耕地紧张地区的土地结构,缓解粮油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