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1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151
第六章 环境监测技术分析
方法,可识别目视法的漏检颗粒。近红外光谱(NIR)分析与化学计量学结合,
可快速识别土壤中微塑料的化学组成,无需前处理但方法精度低,检出限高,应
用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3)热分析法
热分析法包括热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热重分析法(TGA)及
热萃取 - 热解气相色谱质谱法(TED-GC-MS)等方法,主要根据特定的分解过
程产物来分析样品中的聚合物组成,但热分析法会对微塑料的结构造成破坏。
Py-GC-MS 主要通过分析聚合物的热降解产物来表征和定量微塑料聚合物类
型及其中的有机添加剂,无需进行样品预处理。STEINMETZ 等开发的 Py-GC-
MS 方法用于土壤中 PE、PP 和 PS 组分定量分析,方法检出限为 1~86μg/g,加
标回收率为 70%~128%。但受样品量(5~200μg)和操作温度限制(250~300℃),
该方法并不适合进行批量分析。
TGA 可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质谱(MS)等技术联用,利用不同微
塑料的质量损失与温度或时间的关系来定量。DAVID 等应用 TGA-MS 方法对土
壤中的 PET 进行定量分析,方法检出限为 0.07%(质量分数,下同),PET 为
1.72%。TGA 与 Py-GC-MS 相比,更适用于大批量样品,但难以分辨质量和降
解特性相似的聚合物。为克服上述缺点,DÜMICHEN 等建立了热萃取 - 热脱附
气相色谱质谱法(TED-GC-MS),将热重分析和固相萃取热脱附结合,对 PE、
PET、PP 和 PS 等组分精确定量,克服了 TGA 仪器运行引起的误差问题,且分
析时间较短(2~3h),方法检出限为 0.5%~1%。
(4)其他方法
PEEZ 等研究证明核磁共振波谱技术(qNMR)对粒径 20~500μm 的 3 种微
塑料颗粒(PVC、ABS、PA)具有很好的分析潜力。LI 等提出用总有机碳(TOC)
作为定量微纳塑料总量的通用指标,实现了基于 TOC 准确测定水体微纳塑料总
量,但该方法能否应用于土壤微塑料监测有待研究。
4.QA/QC
在微塑料采样、制备和分析过程中,大气沉降、设备或材料等极易引入污
染,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有效和可比,急需在监测各环节建立 QA/QC 措施。
MURPHY 列举了微塑料监测过程中采样、样品制备与分析的 QA/QC 的需求。制
定采样方案时需依据研究目标和区域特点,确定最具代表性的采样方法及参数并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