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6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206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测量出颗粒物含量,β 射线的衰减程度与颗粒物数量有关。测量精度高,但不
            能连续测量,是间隙测量,有辐射源。


                三、低浓度颗粒物浓度监测误差分析与对策

                (一)低浓度颗粒物浓度监测误差分析
                1. 烟尘浓度测量方法老旧
                烟尘浓度的测量过程中,并没有对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做出引进,还是

            按照传统的思维和设备来进行测量。在此种情况下,烟尘测量的结果,并不具
            备较高的可靠性、可行性,自身所产生的一些隐患是非常多的,需要在日后的工
            作中进行妥善的解决,否则肯定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现象。GB/T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物采样方法》与新方法 HJ836—

            2017《固定污染源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是两种不同的方式。在新标准
            的 6.3 中有所叙述,要求使用的整体称重方式的低浓度采样头,以及采样头的固
            定装置,来代替滤筒和滤筒采样管。但是有些地方的工作,还是继续按照滤筒和
            滤筒采样管来操作,由此产生的问题较为突出,难以得到精确的数值和结果。

                2. 烟尘测试质量不高
                (1)在测试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并没有按照多元化的方式来进行。
                (2)测试人员的素质问题,同样会对烟尘测试造成较大的影响。有些测试
            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思维,还是停留在经验层面上,对于科学依据的重视程度不高,

            在此种情况下,烟尘测试工作很容易停留在表面化的层次上,这就需要在日后的
            工作中,进行妥善的解决。
                (二)消除、减轻误差的对策
                1. 完善烟尘浓度测量方法

                (1)低浓度颗粒物监测之前,要对既有的资料、数据、信息等,都开展仔
            细的研究和分析,发现任何缺失和不足,都必须进行上报,确保在烟尘浓度的测
            量过程中,能够按照针对性的原则来完成,针对各类问题持续性的解决,为烟尘
            浓度测量水平的进步,逐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2)在测量方法的选用上,必须对不同地方的特殊情况做出深入的分析。
                (3)烟尘浓度测量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按照国家最新的技术规范、测量标
            准来完成,努力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进步。根据新标准 5.2 中所述,应选择石



            ·192·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