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3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203
第九章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分析
监测数据误差。相关监管部门要不断加大监管力度,针对企业生产实际,采取有
效措施进行监督。要采用合理参比方法,如测定 SO 2 含量时,主要采取定电位电
解法和非分散红外吸收法,采取前者测定方法时需要排除烟气中氨气、氯化氢、
硫化氢、氟化氢、一氧化碳等气体干扰,采取后者测定方法时则要消除含水量的
干扰。开展在线监测过程中,对于监测设备的维护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环境监
管部门要加大运维巡查力度,做好日常巡检记录、仪器校准记录等方面的检查,
重点查看校准时所使用的流量和实际测量时的流量是否一致、CEMS 系统探头清
洗是否及时等,保障在线监测设备运转正常。环境监测部门还需要加强参比监测
仪器维护,以确保冷凝器及伴热管运行正常。环境监测部门要对现场参数设置进
行核对,比如核对仪器(包含烟尘采样器、数采仪、烟气分析仪等)的显示时间,
还需要核对参数设置以及企业工况稳定性,确保监测数据具备较强代表性。最后,
还需要消除现场监测干扰,比如对高湿度烟气采取制冷脱水、高温加热预处理、
在测定 SO 2 采样管上安装加热装置确保温度位于 120~160℃等;还要消除高负压
干扰,利用风机消除烟道负压阻力;重视监测孔的密封性,以保障采集样品的代
表性。
第二节 低浓度颗粒物监测分析
一、低浓度颗粒物的概念
低浓度颗粒物,又称尘,气溶胶体系中均匀分散的各种固体或液体微粒,其
组成十分复杂,其中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成分主要包括离子成分(以硫酸及硫
酸盐颗粒物和硝酸及硝酸盐颗粒物为代表)、痕量元素(包括重金属和稀有金属
等)和有机成分。
二、低浓度颗粒物监测方法介绍
当前低浓度颗粒物监测方法有很多,根据不同监测需要针对性地选择监测方
法,以此来满足低浓度颗粒物监测需要,保证监测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一)重量法
低浓度颗粒物监测中,主要针对低浓度颗粒物中的固体颗粒物浓度监测,固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