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9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229
第十章 LDAR 技术应用
三、国内政策文件对 LDAR 的要求及相关标准和规范
(一)国内政策文件对 LDAR 的要求
2010 年 5 月 11 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
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3 号),首次
从国家层面将 VOCs 列为与 SO 2 、NO X 和颗粒物同等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成为中
国 VOCs 污染防治的里程碑。此后,随着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的不断加大,
各种围绕 VOCs 污染控制的政策文件也纷纷出台,其中明确提出需要实施 LDAR
工作的主要政策文件包括:
2012 年 10 月,国家环保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重点区域大气
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环发〔2012〕130 号),要求石化企业应全面推行
LDAR 技术,加强石化生产、输送和储存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泄漏的监测和监管,
对泄漏率超过标准的要进行设备改造。该规划首次将推行 LDAR 技术写入国家
文件。
2013 年 5 月,环保部下发《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公
告 2013 年第 31 号),其中规定:对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发生泄漏的设
备与管线组件,制定 LDAR 计划。
2013 年 9 月,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 号),
明确要求: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在石化行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技
术改造。
2014 年 12 月,环保部发布《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环发
〔2014〕177 号),进一步明确到 2015 年底,石化行业全面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
工作,使 VOCs 无组织排放得到基本控制。
(二)国内 LDAR 相关标准和规范
为了规范 LDAR 工作,保证实施效果,中国先后也出台了众多标准和规范,
对LDAR的具体实施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其中既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标准和规范,
也包括企业内部制定的 LDAR 技术规章。
就泄漏控制浓度而言,不同标准和规范的规定有所不同。国内目前的标准和
规范对泄漏浓度值的定义总体上可以分为四类: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