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3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233
第十章 LDAR 技术应用
2. 泄漏点维修时间超过维修时限规定
该问题主要表现为:泄漏点的首次维修时间超过 5d,或实质性维修时间超
过 15d。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为泄漏点的维修工单传达不及时、维修部门未按
时到装置现场开展维修和复测等。
3. 延迟维修管理不合规
该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于经实质性维修无法修复的泄漏点未纳入延迟维修管
理,或将不符合延迟维修条件的泄漏点纳入延迟维修管理。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可
能为企业对于延迟维修管理的理解存在偏差,或企业对于泄漏修复的管理机制不
完善等。
第二节 LDAR 技术应用
一、泄漏点定位
(一)明确检测重点
以石化企业为例,其密封点少则近万个,多则数百万个,如何确定检测重点
至关重要。对于一套典型的石化装置,美国环保署(EPA)对其在没有任何控制
下的 VOCs 的排放量进行过统计,具体数据见表 10-1。
表 10-1 无控制措施下典型石化装置 VOCs 排放量
组件 VOCs 的排放量均值(t/a) 所占百分比(%)
泵 19 3
阀门 408 62
法兰 201 31
不封闭管线 9 1
样品采集点 11 2
泄压阀 5 1
总计 653 100
由上表可见,典型石化装置中阀门和法兰泄漏量占到整体泄漏量的 93%,因
此阀门和法兰是检测重点。
(二)监测点位信息确定
对管道仪表流程图(PID)进行分析,掌握装置基本情况,与车间设备、工
艺人员沟通,并结合现场考察,确定监测点位。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个组件(如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