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51
第三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要求过高,但也不应降低应进行的工作。
第三,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回答所关心的地下水环境问题。
第四,调查应有足够的质量保证措施,以保证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二)调查内容
1.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
(1)气象、水文、土壤和植被状况。
(2)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特征与矿产资源。
(3)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
(4)含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渗透系数和富水程度:隔水层的岩性组成、
厚度、渗透系数。
(5)地下水类犁、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6)地下水水位、水质、水量、水温。
(7)泉的成因类型.出露位置、形成条件及泉水流量、水质、水温.开发
利用情况。
(8)集中供水水源地和水源井的分布情况(包括开采层的成井的密度、水
井结构、深度以及开采历史)。
(9)地下水现状监测井的深度、结构以及成井历史、使用功能。
(10)地下水背景值(或地下水污染对照值)。
2.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
(1)原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天然劣质水分布状况及由此引发的地方
性疾病等环境问题。
(2)地下水开采过程中水质、水量、水位的变化情况及引起的环境水文地
质问题。
(3)与地下水有关的其他人类活动情况调查.如保护区划分情况等。
3. 地下水污染源调查
地下水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调查重点主
要包括废水排放口、渗坑、渗井、污水池、排污渠、污灌区、已被污染的河流、
湖泊、水库和固体废物堆放(填埋)场等。不同类型污染源调查要点如下:
(1)对工业或生活废(污)水污染源中的排放口.应测定其位置.了解和
调查其排放量渗漏量、排放方式(如连续或瞬时排放)、排放途径和去向、主要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