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P. 117
第三章 器乐艺术
尾声:由主部主题演化而来,明亮、辉煌。作者用鼓乐齐鸣的宏大音响表达
了人们对先烈们最崇高的敬意。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吕其明的创作。1949 年 10 月 1 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之时,多少人为之热
泪盈眶、心潮澎湃。这部作品创作于 1965 年,作曲家怀着无限感慨和激动的心
情仅用了一周的时间便完成了这部辉煌宏伟的交响序曲。该首作品采用单主题贯
穿发展手法写成,三部曲式。
引子:小号奏出以国歌为动机的音调,如图 3-35 所示。
图 3-35 谱例
第一部分:弦乐深情地奏出优美、舒展的颂歌主题,把人们带到了幸福的回
忆当中,如图 3-36 所示。
图 3-36 谱例
连接部:由主题变化发展而来,像一首抒情诗,如图 3-37 所示。
图 3-37 谱例
第二部分:在铿锵有力的三连音节奏进行中,圆号奏出了简短有力的曲调,
仿佛前进的号角。接着,颂歌主题变成了豪迈的进行曲,象征着在红旗的指引下,
中国人民迈开了昂首前进的步伐。
第三部分:再现了颂歌主题,出现了《东方红》的音调,表达了亿万人民对
祖国、对共产党、对领袖的热情歌颂。尾声处号角更加雄伟、嘹亮,《国歌》音
调与《国际歌》动机的出现使音乐形成强劲有力的最高潮,气势恢宏,表达了中
国人民将永远高举红旗,奔向美好明天的坚定信念。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几乎是家喻户晓的音乐杰作。1959 年,
当时还是上海音乐学院学生的何占豪和陈钢为探索民族化的音乐道路创作了小提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