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P. 114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图 3-27 谱例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欢腾热烈,结束在一片节日喜庆的锣鼓
声中。
交响诗《嘎达梅林》是我国著名女作曲家辛沪光的作品,作品取材于 20 世
纪初我国蒙古族人民革命斗争史的一个真实故事:在封建王爷和军阀统治的年代,
蒙古族民族英雄嘎达梅林领导人民为了争得土地和自由而起义,轰轰烈烈的革命
斗争坚持了五年,起义最终失败,嘎达梅林也壮烈牺牲。著名的蒙古民歌《嘎达
梅林》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这位英雄的深切怀念、崇敬与歌颂之情:“南方飞来
的小鸿雁啊,不落长江不啊不起飞,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这部交响诗的几个主题都是由这首民歌引申出来的,采用的是欧洲传统的单乐章
奏鸣曲式的结构。
作品一开始的引子描写了一望无垠的蒙古草原,音乐宽广,好似开始叙述嘎
达梅林的故事。
呈示部的主题在弦乐颤音背景的衬托下,由双簧管奏出。它代表人民的形象,
并贯穿在作品中,时而抒情,时而哀怨,时而壮丽辉煌,如图 3-28 所示。
图 3-28 谱例
连接部:在不和谐和声的背景上由小号奏出,小提琴慌乱的音型暗示了人民
对王爷的愤怒。不协和的音响预示着灾难,美丽的草原为封建统治者王爷所有,
人民生活悲苦,音乐中蕴含着人民痛苦的呻吟。音乐激动不安的因素一直贯穿下
来,预示着起义的风暴就要来临。
副部主题是一支富于号召性的音调,它坚定果断,表达了嘎达梅林号召人民
起来反抗的情景,如图 3-29 所示。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