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P. 110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获得国际钢琴作品比赛奖。
陈培勋熟知广东音乐的审美情趣,他创作的曲目别具一格,地方色彩浓郁,
很受人们喜爱。比如《卖杂货》《思春》《旱天雷》《双飞蝴蝶》变奏曲等都堪
称粤调钢琴曲的精华。
江文也于 1950 年写成了大型钢琴套曲《乡土节令诗》(op.53),这是他最大
型、亦是较成熟的钢琴作品。这部作品包括可用作独立演奏的 12 首饶有趣味的
钢琴小品,每一首都有一个与节令习俗活动或季节性自然景色相关的标题,并以
农历的一至十二月的顺序组合排列,按照十二个月份各自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幅
生动的民间风俗画面。音乐质朴亲切、委婉流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是一部中国的“四季”。
汪立三创作的变奏曲《兰花花》通过独特的创作手法刻画了主人公内心深处
的情绪变化,描绘出十分亲切、淳朴的感情色彩,是一首优秀的民歌主题变奏曲。
蒋祖馨创作的钢琴组曲《庙会》曾于 1957 年获世界青年联欢节创作铜牌奖。
该组曲表现了在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里,人们聚集于市中心的庙堂里游玩和观赏
杂耍表演时的情景,成功地描绘了典型的民俗风情场面——艺人小调、双人舞、
老人的故事、笙舞、社戏。
黄虎威于 1958 年以四川民歌为主题创作了一部抒情钢琴组曲《巴蜀之画》,
这是用音乐描绘生活画面的一部音画式作品。作者把外来的和声写作技巧与四川
民歌的旋律有机地结合了起来,通过不同的侧面精心创作了六幅小巧玲珑的风景
画和风俗画——《晨歌》《空谷回声》《抒情小曲》《弦子舞》《蓉城春郊》《阿
坝夜会》,表达了他对巴蜀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家乡人民的热爱之情。
由吴祖强、杜鸣心于 1960 年合作改编的《鱼美人选曲》是 20 世纪 60 年代
中国钢琴音乐中的重要作品之一,它包括《人参舞》《珊瑚舞》《水草舞》《草
帽花舞》《二十四鱼美人舞》和《婚礼场面舞》等钢琴独奏曲。作者在吸收民族
音乐营养的同时,还给予作品以时代的新意;在充分发挥钢琴技法的同时,加进
了新的和声色彩。这些作品风格别致,深受人们的喜爱。
《解放区的天》是一首著名的革命歌曲,广为传唱,储望华把它改编成钢琴
曲。乐曲一开始就抓住了歌曲中的典型节奏特征,塑造了干脆利落的音乐性格;
在乐曲的中段采用了陕北民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的旋律,性格质朴、豪爽;
最后一段则运用了加密变奏的手法,使乐曲在明亮、欢快的气氛中结束。三段音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