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P. 128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与形式构造成为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中独树一帜的优秀曲目。此曲用周易六十四卦
音集写成,实践了作者本人独创的“太极作曲系统”的作曲技法,企图在“调式
音阶”“大小调”与“十二音系统”之间寻找出有机的联系。
3. 室内乐合奏
新时期的室内乐合奏从 1976 年吴祖强创作的弦乐合奏《二泉映月》开始。
这部作品受到国内外广大听众的喜爱,这一音乐形式首次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
响。1984 年以后出现的几部室内乐作品在观念和技法上都有了新的突破。比如:
瞿小松的《Mong Dong》采用了许多现代作曲技法,包括自然人声的采用、微分
音技法、自由无调性、偶然音乐手法、非三度结构的和声、非常规的演奏和演唱
法等,以求得一种质朴和率直的表达。音色组合上也富有特色,在西方室内乐队
的基础上加入了民族乐器埙、琵琶、三弦、独弦琴、打击乐器和人声。用瞿小松
本人的话说:“写作的动因来自云南沧源佤族地区原始崖画的启示。崖画中抽象、
稚拙、简朴无华的风格体现出原始人类同自然浑然无间的宁静。”
4. 管弦乐
管弦乐领域的发展也令人欣喜。《北京喜讯到边寨》奏响了新时期中国管弦
乐创作发展的序奏。
(1)郑路、马洪业创作的《北京喜讯到边寨》是一首形象鲜明、热情奔放
的乐曲,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四人帮”被打倒的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
民族边寨时人们欣喜若狂、万民欢腾、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该作品在国
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中获创作一等奖。作品结构为带有引子和尾声的三部曲式。
音乐表现手段简朴:主题取材于苗族和彝族的民间音乐,曲调新颖,节奏明快,
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舞蹈性的伴奏贯穿始终,使得欢乐的情绪表现
得十分强烈和集中;配器手法简练生动,调性和力度的多变,使乐曲富有色彩和
对比;乐曲采用了主题并置的写法,各主题的风格既统一,又各有情趣。音乐形
象鲜明、情景交融、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乐曲为多段体结构,由五个具有
鲜明舞曲特征的主题组成。基本结构如下:
引子:音乐一开始,在小提琴轻柔的震音背景上,两支圆号先在中高音区奏
出模仿兄弟民族牛角号的音型,然后以阻塞音重复,仿佛传来北京喜讯的电波在
山峦中间震荡、回响,如图 3-57 所示。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