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4 -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P. 134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音乐也日益走近大众,成为体现人们音乐修养的一个标志。
(一)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概貌
古典主义(classicalism,classicism)原意为完美的、优秀的或经典的(而不
是古代的),曾用来专指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学艺术。
古典主义崇尚理性,就其艺术风格而言,它侧重于表现的形式和技巧,特别
是语言的纯洁和明晰,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结构严谨,故事情节的发展顺理成章,
语言明确洗练,具有优美、均衡、自信和理性的审美特征。
古典主义音乐的审美趣味特指在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作品中所体现
的美学原则和风格特征,他们确立了主调音乐写法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一系列音
乐体裁和曲式的规范,比如:歌剧、清唱剧、受难乐、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
室内器乐重奏曲等。古典主义音乐通常具有较为丰富和深刻的内容,艺术形式上
较为严谨、完美。
18 世纪下半叶至 19 世纪 20 年代在维也纳形成和发展的以海顿、莫扎特、
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流派被称作维也纳古典乐派,总体而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
音乐美学特征可以概括为:题材重大、崇尚理性、气势宏伟、逻辑性强、结构严
谨、以主调和声风格为主。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音乐巨人——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虽然在创作上有
着明显的师承关系,但又各具鲜明的个性。
(二)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
生于农村车匠家庭,他从小接触奥地利的民间音乐和教堂音乐。1750 年(18 岁)
以后约 10 年间生活动荡不定,以私人教学、临时性演奏工作谋生。1755 年(23
岁时)发表了最初的 13 首弦乐四重奏。1761 年(29 岁)起,海顿在埃斯特哈齐
公爵的宫廷内工作,在这里他度过了近三十年的时光。其间,他创作了不少作品,
比如:交响乐、歌剧、室内乐以及许多小型乐队用的嬉游曲等。他的创作日趋成
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58 岁时海顿离开了埃斯特哈齐公爵的宫廷,
进入自由创作时期,创作出了他最成熟、最有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其中,12 首《伦
敦交响曲》真正奠定了他成熟的古典交响乐的风格和形式。海顿于 1791—1792 年、
1794—1795 年两次应邀赴伦敦指挥管弦乐队和创作乐曲,还获得牛津大学名誉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