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5 -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P. 135
第三章 器乐艺术
音乐博士学位。1796—1802 年(64 ~ 70 岁)之间,海顿每年为尼克劳斯二世写
作一首大弥撒曲,共创作了 6 首。其间他还完成了两部清唱剧:《创世纪》和《四
季》,以及数首弦乐四重奏曲。
海顿是一位罕见的多产作曲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包括 104 部交
响曲、许多室内乐作品、协奏曲、序曲、清唱剧、钢琴曲、各种器乐曲以及歌曲
等。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确立了古典交响曲的形式,后人尊称他为
“交响乐之父”。海顿为后来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确立了维也纳古
典乐派的主要创作原则、奏鸣曲曲式结构以及交响乐的乐队编制,革新了弦乐四
重奏等。海顿的创作与民间音乐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他性格乐观、幽默、待
人和蔼、慈祥,他的音乐如同他的人一样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了当时欣
欣向荣的市民阶层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从以下两首作品中可见一斑。
(1)《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G 大调)第二乐章
《第九十四交响曲》作于 1791 年。作品共有四个乐章,以第二乐章著称。
由于乐曲中力度对比的显著变化给人们一种意外的“惊吓”之感,因此这部交响
曲又被称为“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用变奏曲式写成,行板。它的主题由小提
琴用断奏轻柔地奏出,曲调朴实流畅,通俗易懂,如图 3-71 所示。
图 3-71 谱例
第二次反复时力度更轻,然后是全乐队爆发性的强奏。这种强与弱的力度对
比是新型管弦乐语言的力度因素之一。
几段优美、轻松、富有情趣的变奏极具听觉魅力。
这一乐章深受当时英国听众的喜爱和欢迎,常常要求单独再演奏一遍。
(2)《第 104(伦敦)交响曲》(D 大调)第四乐章
这一乐章用单主题的奏鸣曲式写成,主题具有鲜明的民歌曲风,充满了浓郁
的生活气息,如图 3-72 所示。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