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46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疫情应急预案》《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监测、预
            警与组织应急工作规范及安全应急处置技术规范》等条例与规范,指出中国在处
            理动物紧急疫情的方法上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动物疫病的监测与控制

            手段尚未规范,常常不是预防在前,而是处理于后,即使处理也往往因为对疫区
            地形地貌缺乏了解而无法采取相应布控措施,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李
            万辉等报道了 GIS 技术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应用,阐述疫点的确认,疫区和受威
            胁区的划定,道路路口的封锁,应急资源的调配都与空间信息密切相关,指出这

            些相关性注定 GIS 技术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中的重要作用。林富明等也开展
            了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中 GIS 应用研究,提出了建立重大动物疫病应
            急指挥平台,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指挥体系是信息管理自动化和科学化的必然
            趋势。20 世纪末到 21 世纪初,欧盟、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等优先考

            虑家畜和畜产品的可追溯管理以及动物卫生的风险评估,认为它将直接影响一个
            国家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并在畜禽养殖业中应用物联网技术,提高畜禽养
            殖业的标准化、健康化和智能化。如北京资源集团和中国农业大学组成联合研发
            团队,开发“4S 养猪物联网”系统,可对猪只进行身份识别、发情监测、营养

            调控、疾病诊断和环境控制,实现动态、远程和智能化管理。随着中国养殖业规
            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和流通半径不断加大,动物疫情风险日益严峻。白维生等
            开发基于 GIS 的北京市动物疫病应急指挥平台。在分析动物疫病防控业务流与数
            据流基础上,创建疫病防控综合决策模型。该模型在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指挥中对

            摸清底数,快速实施起到重要作用。例如,2009 年 11 月北京顺义区板桥猪场发
            生口蹄疫,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平台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并根
            据输入疫点位置、防控半径、路网及补贴标准等,系统自动输出疫区(3km 范围
            内)与受威胁区(3~8km 范围内)养殖场分布、扑杀数量、免疫数量、补贴费用

            及封锁路口等数据。在有效信息的指导下,快速控制了板桥猪场疫情蔓延,并及
            时完成养殖户补贴费用等善后工作。系统不仅为疫情控制与科学决策提供及时、
            准确的信息,还有效指导本次疫情及时处置,对控制疫情蔓延起到重要作用。刘
            星等开发了“郑州市重大动物疫病综合管理软件”,包括养殖基本信息、防疫员

            信息、疫苗供应、免疫工作、疫病监测、预警预报和防控物资等 10 个方面,是
            综合一体化的动物防疫体系办公软件。该软件涵盖了动物疫病防控动态监控系统,
            可评估动物疫情风险,开展疫情预警预报,实时了解基层信息,实现动物疫病防



            ·34·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