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86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第三节 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管理及队伍建设


                一、兽医对畜禽疾病防治技术的提升


                (一)重视疾病的疫情检查
                在进行畜牧养殖时,为了使疾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应当制定完善的检疫
            制度,并且在畜禽的不同成长阶段做好相应的防疫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尽可能从
            源头上使畜牧疾病的发生率得到控制。饲养管理人员在进行畜禽养殖时,应定时

            做好圈舍的消毒工作。重视饲料以及消毒剂的应用质量,避免由于饲料选择不当
            导致一系列的有害物质堆积于畜牧体内,对畜牧的健康造成危害而引发一系列的
            疾病。由于疾病在发生时,很容易出现大面积传播以及感染的状况,所以相关的

            养殖人员在发现畜禽存在感染时,为了避免疫情进一步扩大,需要与管理员相配
            合,并且做好已经发生瘟疫的畜禽做好无害化处理,这样才能有助于畜牧养殖的
            安全性得到控制。除此之外,在进行养殖时,养殖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的季节做出
            相应的有效消毒和清洁,尽可能在养殖区域内做出有效的环境调控,并且还需要
            开展有效的细化管理,通过这种方式使整个养殖环境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在进行

            疫病检查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兽医的引导性作用,帮助养殖户形成良好的检查习
            惯,根据现代畜禽养殖发展趋势,提升畜牧养殖的综合发展效能,提高养殖户的
            经济效益。

                (二)注重寄生虫的防治
                人们在进行畜禽养殖的时候,其主要的方式就是群养,因此一旦有少数畜禽
            发病,其他畜禽就极易被感染,甚至出现死亡的情况,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据
            此,畜禽养殖过程预防大于治疗。只有增强疾病预防意识,才能避免畜禽患上寄
            生虫病。对于寄生虫病的预防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兽医和养殖户应该了解畜

            禽寄生虫病的基本特点,明确畜禽该类疾病暴发的时间和阶段,提前喷洒消毒剂,
            降低环境对畜禽的威胁;其次,有些寄生虫长期生活在野外环境之中,在放养畜
            禽的时候,一定要确保畜禽活动的环境没有寄生虫病源;最后,要在日常养殖管

            理中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排查畜禽,确保畜禽没有被寄生虫感染。一旦发现
            有感染的情况就要采取已有的应对机制,将患病的畜禽进行快速的隔离。畜禽养
            殖寄生虫病在一定程度上会传染人,为了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一定要在疾




            ·74·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