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P. 16
C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of Building Work
一是立杆。立杆作为整个架体中的主要受力构件,其重量也占到了架体自重
的较大部分,由于其作为竖向杆件,在安装过程中重量对于工人的安装便捷性也
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降低立杆的自重对于整个架体的轻量化设计以及提高施工
效率有着积极作用。内立杆通常与导轨连接在一起组成组合构件,相较于单独的
内立杆,内立杆与导轨的结合使得其有着更好的承载能力,故其内立杆的截面尺
寸选取 50mm×50mm×4mm 的方管;外立杆与立网框相连,在施工中除了承受
竖向荷载以外,还受到了立网框传递过来的风荷载弯矩,与内立杆相比外立杆承
受的内力更大,故外立杆选取 50mm×70mm×4mm 的方管,来保证其有着足够
的抗弯能力。
二是脚手板。脚手板在建筑施工中起着为工人提供作业面的作用,它的搭
设层数与架体的步距相关联,按照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高 14000mm,步距
2000mm 来进行布置,即需要布置七层脚手板,这也是造成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
架自重较大的原因之一。同时由于传统钢脚手板的锈蚀问题明显,加之管理上的
不规范,出现经常在脚手板上有材料堆载的现象,加速了钢脚手板的损坏,因此
与架体的其他杆件相比其损耗程度相对较大,采用轻质且防锈蚀的铝合金来进行
设计,可有效弥补上述缺陷。具体的该脚手板采用 600mm 宽铝型材一次性挤压
成型,再通过在脚手板底部焊接加劲肋来增加其抗弯性能,同时在焊缝处进行热
处理,避免铝合金力学性能的下降,根据架体的跨度主要设计为 2000mm 规格。
三是立网框。作为架体的防护构件,立网框覆盖了整个架体的外立面,其用
钢量占到了很大部分,减轻立网框的重量以及提高其使用次数,对于降低架体的
自重以及节约能源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该立网框采用铝板和铝方管通过锚固组成
组合式的立网框,铝板表面设置有小孔,以此来降低在高空中风荷载的影响。
四是钢铝组合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注意事项:由于采用了铝合金来对杆
件进行改进设计,铝合金与钢材的连接要采用镀锌螺栓,防止发生电化学反应,
且为了增强水平支承桁架的抗弯性能,通过增加一根斜杆来将全步高式桁架变换
为交叉型桁架;通过现场试验发现造成杆件测点应力值较大的一个原因,是由于
架体上堆载有材料,为了保证架体的安全施工,要禁止此类现象的发生,加强现
场的管理;铝合金焊接之后,存在力学性能下降的现象,在进行立网框组装时,
建议网板与网框之间采用锚固连接的方式;塔吊附臂位置处理,在进行布架图绘
制之前要与项目部对塔吊布置位置进行确认,将此处的立网框和脚手板设置为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