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8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P. 178
C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of Building Work
部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由他们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对工程材料、
制品质量的检验都由相对独立的法定检测机构检测。美国对工程质量检测企业并
没有强制性的资质管理,企业获取资质的行为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重
要的是为企业的竞争力增加砝码。
二、国外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在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大致有四种类型:一是国家级和省(市、自
治区)级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绝大部分都设在国家或省(市、自治区)的
建筑科学研究院,专业性和技术能力较强,有较强的检测科研开发能力;二是地
(市)、县级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一般设在当地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这
部分机构的人员、设备的配置一般以建筑工程施工验收要求的检测项目为主;三
是由部分高校的相关试验室建成的面向社会开放的检测机构;四是由建设行政主
管部门批准的一、二级建筑企业的试验室,主要是承担企业内部的试验任务,也
面向社会开展检测工作。
国外对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一般无资质要求,这与我国差异较大。我国
是由建设部对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实行资质管理,按行政区划的方式分级设置的,
分成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早期我国的质量检测机构一般都不具备法人资
格,在市场运作上出现一些不规范的问题,之后的机构改革逐步将检测机构从隶
属的质量监督体系中分离出来,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虽然这样
做解决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的第三方责任问题,但由于准入资质“门槛”较低,
造成检测机构的实力、水平的参差不齐。国外的检测机构一般无资质要求,但对
执业人员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从根本上确保了检测质量。我国的检测机构主管部
门重机构的资质审查,但门槛较低,却对从业人员的执业水平等缺乏有效的管理,
使得检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我国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目的是界定在建设工程项目出现
质量问题或事故时的相关责任主体,但处罚的力度却较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该项目举措的实践有效性。如德国在出现质量事故或质量问题时,质检人员一
般不承担责任,目的是为让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毕竟这才
是根本。第三方检测机构负有的仅仅是委托责任,并不能取代施工单位或设计的
责任主体地位,检测机构在质量事故或质量问题中并没有因果责任。此外,在国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