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P. 54
C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of Building Work
两端各一道;绑扎箍筋与架立筋的连接点,箍筋闭口处弯勾在梁中交错绑扎。
梁端第一个箍筋距端面 50mm,且梁两端箍筋按设计要求加密布置。箍筋弯勾
135°,平直部分长度 10d 梁钢筋保护层垫块(或塑料卡)放置必须放置到位。
交叉梁位置必须按照方案执行,分清先后绑扎顺序。绑扎过程中,次梁筋让主梁
筋、梁筋让柱筋。上部纵向钢筋与箍筋用套扣法绑扎。双排受力钢筋之间用短钢
筋隔开,使其间距符合要求。
(二)底板钢筋绑扎工艺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工艺:砼垫层清理→弹钢筋位置线→铺设底层钢筋→放垫
块→绑扎钢筋→敷设专业管线→摆放马凳→标识上层钢筋网间距→铺设上层钢筋
→二次放线确定插筋位置→柱插筋→验收。底板钢筋绑扎前先弹好地梁、柱轴线
及模板线,并根据放样图纸分出底板钢筋控制线;然后再进行排筋,遵循先基坑,
再梁板筋,后插筋的顺序。所有板筋交叉点均须绑扎,不得漏扣。底板、梁钢筋
先铺短向后铺长向,每步操作均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底
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将柱线引至上铁表面,插柱立筋。柱插筋均按图纸要求留设
短筋。柱插筋必须保证砼面上有两道水平钢筋;以下有两道水平钢筋进行限位固
定。底板下铁垫块采用细石混凝土制作,垫块间距为 600mm,一边绑扎一边垫,
防止垫块受集中荷载而破碎。基础绑扎完毕,在下层网片上摆放钢筋马凳或钢筋
支架,用三级钢25直径钢筋每不大于1.8M设一道通长水平支撑,下面每间隔1.8M
设钢筋直撑,每 1.8 设对角斜撑。马凳与底层钢筋网片焊接,来确保马凳的稳定性,
具体马凳高度根据底板厚度确定。
注意事项:第一,基础底板钢筋接头位置:上铁在支座 1/3 范围,下铁在跨
中 1/3 范围。第二,底板板筋两根钢筋交叉点需全部绑扎,不得跳扣。绑丝应朝
向砼内部。第三,底板筋绑扎完毕后需认真检查预留插筋的位置及牢固性,正确
无误后方可浇注砼。第四,浇注砼时,派专人负责看筋,以保证柱预留筋的位置
正确。第五,为保证墙柱插筋位置在砼浇注时不发生偏移,在紧靠上铁表面布置
一道同柱水平钢筋的附加钢筋,并保证砼面上有两道水平钢筋。
(三)楼板钢筋绑扎工艺
清理模板→在模板上画钢筋分档线→绑扎板下受力筋→设置马凳筋→绑负弯
矩钢筋→设置钢筋保护层垫块→局部调整→验收交接。模板支设并交接完毕,清
理模板上的杂物,用铁红在模板上弹出主筋分隔线及分布筋间距。按弹好的间距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