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P. 55
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工程
摆放受力主筋,然后边摆放分布筋边绑扎,一般用顺扣方式绑扎。除边沿钢筋交
点全部绑扎外,其余相交点可以交错绑扎。双向板钢筋相交点全部绑扎。放置马
凳筋,马凳筋的高度应为上下层钢筋间的净距。然后布置上层钢筋,上层钢筋相
交点全部绑扎。楼板负弯矩主筋在梁通长连续布置,不得截断。在板边沿,板受
力筋在梁上锚固长度为:下层筋不小于 1/2 梁(墙)宽与 15d 之间较大值;上层
筋 La。下层钢筋锚固弯勾朝上,搭接接头在板端;上层钢筋锚固弯勾朝下,搭
接接头在跨中。每个搭接接头上不少于 3 个绑扣。
(四)柱钢筋绑扎工艺
平面放线、定位→钢筋修整、清理→套柱箍筋→连接竖向受力筋→标识箍
筋间距→绑扎箍筋→设置钢筋保护层垫块→验收→下道工序。清理下面预留柱筋
上的砼渣,根据柱边线校正柱立筋位置(最底层柱插筋应根据柱边线固定立筋位
置,支模时再次校正与固定)。连接竖向钢筋,同一平面内竖向钢筋接头不能超
过 50%。对竖向钢筋的连接接头进行外观检查或按要求取样试验,合格后用脚
手架临时固定立直,开始绑扎箍筋。绑扎箍筋时,在柱的对角钢筋上用粉笔自砼
面 50mm 起,按要求划好箍筋间距,然后将已套好的箍筋由上向下绑扎。
柱全部采用封闭箍筋,箍筋平面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
绑扎,并注意箍筋锚固端沿柱四角通转布置。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可
呈梅花形交错绑扎。柱箍筋端头应弯成 135 度,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小于 10d。绑
扣不能绑成同一方向的顺扣,层高超过 4m 的墙。四角采用 × 型扣,其他采用
八字扣相互错开,箍筋与主筋的交点全部绑扎牢固,箍筋转角紧贴主筋;梁钢筋
与柱钢筋冲突时,梁筋从柱筋内部通过,梁筋让柱筋。检查柱子歪、扭位现象,
调整合格后按要求设置保护层垫块。垫块呈梅花状布置,要求绑在主筋上,牢固、
可靠。当混凝土浇筑完未达到凝固时,安装柱截面定距框,控制主筋间距,保证
主筋不位移。
(五)钢筋定位和间距控制措施
柱筋、板筋定位措施:柱的钢筋采用定距框保证柱主筋间距位置准确,定距
框间距与水平筋间距相同,顶模撑上中下各一道,板钢筋上下铁之间设置马凳,
马凳有效高度 h= 板厚 - 上下保护层厚度 -3 倍板筋直径。在距顶板施工缝 50mm
处须放置一道马凳,以保证该处板上铁保护层准确;板上层钢筋绑扎完成后,施
工人员不得乱踩乱踏,在上面铺设 50mm 厚的脚手板作过道,脚手板不得直接铺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