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P. 56

C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of Building Work


            在上层钢筋上面,而是铺在 П 高登支撑架上面,同时也作为浇筑砼人员的专用
            走道。钢筋的搭接处绑扣不得少于三个,在两端及中间各设一个。挑梁、雨罩等
            悬挑结构在钢筋绑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门交底,对第一个构件作出样板,进行

            样板交底,上下层钢筋设 П 马凳,施工人员操作时铺脚手板走道,禁止施工人
            员直接踩踏钢筋,防止上层钢筋下移,影响结构有效高度。
                (六)细部构件配筋处理
                第一,水电盒的固定。采用增加附加定位措施筋的方法将水电线盒焊接定位。

                第二,后浇带处钢筋的处理。由于后浇带要在主体施工完毕后才用高一号的
            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在后浇带处的钢筋裸露时间较长,实际施工时在后浇带两
            侧砌砖保护的同时对钢筋应做防腐处理。在主体阶段结构施工时后浇带必须掩盖,
            防止杂物或水进入后浇带。

                第三,刀把形楼板处钢筋的处理。
                第四,穿梁钢套管加筋统一做法。
                (七)钢筋绑扎应注意的问题
                1. 柱筋位移

                原因是振捣混凝土时碰动钢筋。应在浇筑混凝土前检查位置是否正确,用定
            位箍筋和临时箍筋加以固定,浇筑完混凝土立即修整钢筋的位置。当钢筋位置有
            明显位移时必须进行处理,竖筋位移可按 1 ∶ 6 坡度进行调整。
                2. 梁钢筋骨架尺寸偏差

                原因是配制箍筋时按箍筋外径尺寸计算,造成骨架的宽和高均小于设计尺寸。
            另外,采用双支箍筋的梁,经常出现箍筋组合绑扎后宽度小于设计尺寸。在翻样
            和绑扎前应熟悉图纸,绑扎后加强检查。

                3. 梁主筋进支座锚固长度不够、弯起钢筋位置不准
                在绑扎前先按设计图纸检查对照已摆好的钢筋是否正确,然后再进行绑扎。
                4. 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踩到上面
                绑好之后禁止人在钢筋上行走,且在浇筑混凝土前整修检查合格后再浇筑。
                5. 板钢筋绑扎不顺直、位置不准

                板的主筋分布筋要用尺杆划线,从一面开始标出间距,绑扎时随时找正调直。
                6. 墙、暗柱钢筋骨架不垂直
                绑竖向受力筋时要吊正后再绑扣,凡是搭接部位要绑 3 个扣,以免不牢固发



            48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