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P. 68
C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管理
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of Building Work
大,以此阻碍水化产物密切搭接,大大提高空隙率;其三,在混凝土作业过程中
压光紧密度较低,未将养护工作落到实处,使得水分在早期过快散失,进而导致
表面水泥因为缺乏水分而不能进行水化。
(二)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优化对策
1. 强化设计质量控制意识
为真正处理好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应积极转变思想,增强质控意识,正确
清晰认知混凝土质量的价值和重要性。在建筑混凝土工程设计环节必须达到技术
标准,加大规范力度,同时其深度需满足国家要求。除此之外,一定要全面了解
与掌握建设方面具体要求,特别是结构功能与等级方面的要求。当开展结构现浇
作业时,应针对施工荷载、温湿差异等提前编制合适的预案,由此防止产生较大
不良影响,造成工程质量降低的严重后果。当实际开展施工时,为达到抗裂要求,
需要综合考虑配筋率、钢筋直径等要素。在设计保护层厚度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
取合适的设计模式。若某些部位较为薄弱,大幅提高裂缝发生率,对此应该合理
配置加强筋。对于设计人员而言,需要明确混凝土质量方面出现概率较大的问题,
特别是部分通病,应明确其原因并有效避免,逐渐增加经验。在施工图纸会审过
程中杜绝闭门造车,应加强与建设方、施工方与监理方之间的沟通合作,整合归
纳不同方面意见建议,贯彻落实修订完善工作。
2. 强化对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对于原材料,加大质量控制力度十分关键,特别是加强水泥质控,与施工质
量的提高密不可分。当选择原材料时,不仅要考虑有无资质与合格证,还要在实
际应用之前落实常规检测工作,明确其强度与凝结时间达标与否。砂也是混凝土
的原材料,关键是明确泥与有机质的含量达标与否,将其运至施工现场之后应严
格检测,只有达到要求才能够投入应用。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还需要考虑拌
和水以及外加剂,切忌在搅拌过程中使用污水,并且一定要确保水中毫无有机油、
外加剂。结合现代建筑工程实际情况来看,通常借助外加剂作用使混凝土发生和
易性反应,究其本质,即为水泥与高效外加剂能否充分融合。若相容性良好,方
可达到低用水量大流动性以及损失较小的效果。由大量实践活动发现,减水剂一
般可以选择水泥类型,换言之,当水泥品质存在差异时,减水率区别巨大。若添
加剂量相同的减水剂,当水泥不同时所取得的使用效果存在差异。若要取得相同
效果,应加入剂量各异的减水剂。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