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124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的布设切实可行,所搜集的数据真实有效,能够使调查所需的土壤采样工作顺利
进行。
2. 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是指土壤监测点位布设应实现与当前监测工作以及后续治理工
作间的高度契合,污染场地的环境治理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对土壤监测点位的布
设也应与这种长期性特征相契合,以切实满足开展长期监测的需要。
3. 覆盖全面性原则
覆盖全面性原则是指土壤监测点位布设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地质、不同区域间
污染类型以及污染程度的差异性,要较为全面地布设土壤监测点位,以加强后续
土壤环境治理依据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为其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4. 价值经济性原则
价值经济性原则是指相关人员在保障环境调查信息准确性的前提下,需要控
制好污染场地土壤监测点位布设的相关经济成本,杜绝工作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现
象,同时也需要确保布设后土壤采样具有代表性,能准确地反映场地土壤实际的
污染状况。
(二)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土壤监测点位布设方法
1. 随机布点法
在污染场地环境调查过程中,土壤监测点位随机布设法主要运用在下述情形
当中:污染场地内,需要进行监测的地块较大,而对其进行功能划分则会引起土
壤迁移的情况,故而应结合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地块予以随机布设。采取该法对
土壤监测点位进行布设时,需要对污染场地实际面积、所在区域土壤污染现状进
行统筹考虑,进而设置较为具体的系统网格密度,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网格予以
规则形状的调整。在网格划分予以明晰后,应当严格遵照随机选择的原则,从网
格中取样,并在全面考量后确定取样点位的数量。此外,若遇到网格面积设置过
大的情况,必须进一步细分网格,于小网格中进行混合取样。
2. 分区布点法
土壤监测点位分区布设法适用于规模范围较大的污染场地,分区布点法最突
出的优势是能够明确充分土壤监测的功能区域,较为完整地保存土壤原貌。具体
的布设流程如下:一是根据污染场地不同功能区域划分,对土壤污染类型进行确
定,按照功能差异性布设土壤监测点位;二是按照原有区域分界规划方式,明确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