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128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向发展,并且很多监测仪器设备性能也辐射到物理、化学、生物、电子和光学等
各类技术综合应用高新技术领域发展。例如,生物监测技术主要是利用动植物在
污染环境中产生的身体机能信息来判断环境质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直接,
除了表面信息反映特征,生物监测技术也会对动植物体内污染物的含量进行测定,
通过观察了解生物体在污染环境中所受到的伤害程度、生理反应、症状表现情况
及种类变化,以此判断环境质量。还可以利用不同仪器设备或其他监测技术等,
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联用仪和遥感技术等,以自动化数据传输和处理
功能、标准化分析方法对污染物状态进行监测,构建较大范围的监测网络。此外,
还可以运用 PLC 技术手段,PLC 技术是在信息技术发展下衍生的载体,是一种
可以编程逻辑的操控器,这种监测技术主要采用自动化数据分析技术和计算机通
信技术集成装置,其在外形结构上具有抗热防潮、防震抗摔等良好性能。工作人
员可以通过隔离、冰壁、滤波和接地等防干扰措施,在极端环境条件下也能够完
成监测工作任务。目前这项技术在酸雨、环境问题和抗旱防洪等方面有着很高的
应用价值。
第四节 土壤监测过程与质量控制分析
一、土壤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
(一)采样前质量控制
土壤监测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 人员
无论是现场采样还是实验室分析人员,所有参与土壤监测的工作人员要接受
监测专业技术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并在每一次监测之前都要进行简要的培训,
重点是土壤监测方案、要求等方面的学习,熟练掌握土壤监测所需的各项专业知
识和技能。若是新上岗人员,在没有取得相关上岗证之前,需要在指导人员的指
导下保障其工作质量。
2. 设备仪器
监测之前要根据每次监测的任务和内容,提前准备好各项仪器设备,并检查
仪器设备的性能。要确保监测期间采样、实验室分析等设备仪器的运行符合国家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