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133
第四章 土壤监测研究
因此可以借助仪器进行消除。由于样品具有复杂的特质,需要加强对细节的注意,
当出现铅、镉等含量低的情况,需要针对空白值进行控制,从而保证准确定量,
同时在实际的测试工作时,需要保障消解酸的高纯度,避免注意消解容器杂质的
进入,引起容器污染的问题,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在消解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土壤样品组成各不相同。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
消解过程中如果没有使用规定的酸用量或者没有足够的消解时间,便都会产生消
解不完全的问题。这种情况就不符合我国相关质控要求,因此工作人员在消解过
程中需要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根据样品的形态变化来及时调整酸用量和消解
时间,才能达到完全消解掉的目的。
第五节 土壤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一、当前土壤监测面临的问题
土壤环境保护在我国的研究工作较为落后,相关监测方法体系与发达国家差
距较大,具体表现在技术自主程度低、缺乏总体规划、监测方法体系不完善等,
有研究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土壤问题进行研究。综上所述,土壤监测面临的问题
如下:
第一,国内现在规定的检测的污染物标准数量不足。目前,污染物种类逐年
增加,现有的标准方法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种类的化学品和污染物,特别是在环境
应急监测中。目前,对污染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尚无标准方法。
第二,标准方法未及时审核和更新,标准方法跟不上当前仪器预处理和检测
水平。许多污染物只能用旧方法检测,既麻烦又费时。当测试样品的不同因素时,
甚至必须参考几个标准。
第三,现阶段,对于土壤环境监测的研究不是很多,因此对于研究基础的数
据不全面,缺乏可操作性。随着预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方法学标准由于缺乏及
时的审查、更新和出版,不能及时应用。
第四,污染原因不清。土壤污染的成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例如,
土壤污染源,包括不当的工业生产、任意排放固体废物、不当使用农药和化肥、
污水灌溉和大气沉降,可能会造成土壤环境污染问题。由于我国以往的土壤环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