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4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134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境调查没有结合污染源进行分析,目前我国还不能充分解释土壤环境污染区的
成因。
第五,缺乏对新污染物的土壤监测。随着新产品和化学品利用率的提高,土
壤污染物的种类越来越复杂,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除了我们现阶段关注的土壤重
金属污染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抗生素和激素等新污染物的监测和控制。在大多
数地区,没有相应的应对措施来监测此类污染物,因此我们不具备监测能力。
第六,对土壤环境监测重视不够。土壤环境具有隐蔽性,易被忽视。现阶段,
我国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监测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监测体系,监测能力较强,但土壤
环境监测相对较晚。大多数企业和人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土壤环境保护的关键。
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经常偷偷排放污染物,屡禁不止,给土壤和
人民健康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二、土壤监测改善措施
第一,我们必须促进和加快标准方法的更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仪
器设备可以检测重金属和有机化合物,精度高,操作方便,可以同时测量多种元
素。但是,由于该方法不是标准方法,新方法的标准也长期没有更新,新技术的
应用往往不广泛,新监测方法的实际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需要及时更
新土壤监测的标准方法。
第二,对于土壤的监测,不管是标准的样品处理方法还是分析技术,系统设
计都是必要的。近年来,简单预处理标准可能与旧的“预处理 + 解析”标准不一
致,预处理方法的选择会产生问题,加快仪器使用,包括不断更新的仪器设备与
监测方法,与不断完善的标准都是使环境监测在科技发展中更为标准,加快监测
仪器的创新,运用科技。未来土壤监测技术。
第三,不断完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充分推进体系建设与全面改进,自
上而下审查完善土壤环境监测标准。重点建设市级土壤环境监测站,完善县级环
境监测站基础设施,加强基础监测机构人员培训,提高运行质量;引进土壤环境
质量监测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使土壤监测专业化。
第四,建立土壤质量环境监测网络,建立覆盖国内各地的土壤质量环境监测
点,2016 年颁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经明确环境监测网络与土壤质
量的建立目标,通过多种方法控制土壤污染,使得土壤问题不再加剧,得以缓解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