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8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208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2. 加强采样过程的科学合理性
第一,科学选择采样布点,采样点密度越大、数量越多,包含的信息量越大,
越能代表真实的监测结果。但是,由于经费限制,也出于节约成本考虑,在进行
采样布点时,应选择最优的布点方案,用最少的点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加强监测
对照点的选取十分必要,这是合理布设点位的关键。工作人员可能利用全球定位
系统对采样点进行确定,提高采样质量和采样效率。
第二,投入合适的采样技术设备,提高采样效率,并做好对采样设备的维护。
采样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来实施设备操作,并且规定的相关专业人员要定期
对设备进行清洗维护,做好维护记录,保证设备的运行状况良好。设备管理的前
提条件是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规范,这样设备管理过程中才有依据。
3. 重视样品贮运过程的安全性及密封性
样品的保存与运输也是影响分析数据的重要因素,但是不同的样品对于贮存
要求、运输要求不同,就需要工作人员对样品进行综合分析,包括样品存放的时
间、是否会发生化学变化等,根据样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储存容器。如果样品性
质不稳定,还需适当添加合适的固定剂。样品采集完之后,要及时贴上标签,并
做相应记录。到实验室后,及时办理交接手续,能够当场检测的应当场检测;如
果不能当场检测,则必须选择合适的储存环境,保持样品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城市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环境污染的防范与控制十分重
要。环境监测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重要途径,而现场采样是监测工作开展
的基础,加强采样过程质量控制保证采样质量的提高,才能提高监测数据的真实
有效性。因此,加强环境监测采样工作的前期准备、提高采样过程的科学合理性、
完善采样的贮运措施十分必要。
二、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方法
(一)影响实验室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因素
1. 人员因素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运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往往会对人员自身的素质提
出更高的要求,这也是让各个环节都可以发挥实际作用的基本点。常规的人员因
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很多实验室内部的人员并不具备相关的能力,因此
也就无法更好地从事与实验室管理有关的工作;②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实验人员,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