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3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213

第七章  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控制



             定的实际操作技能,能正确处理和判断监测结果,并经过必要的培训和能力确认,
             持证上岗,保证监测人员具有相应的工作能力。
                 2. 人员能力确认

                 确认监测人员是否具备能力,需要从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样品分析 3 个方
             面加以实施。基础理论考核的内容需涵盖所从事的监测项目相关的监测方法,监
             测技术规范、常用数理统计、相关标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知识。此外,还
             需要根据承担的具体项目和方法,通过现场操作技能考核、盲样测试、样品分析

             中任何一种方式,优先推荐选用盲样测试,对监测人员进行基本技能考核,样品
             分析能力考核。
                 3. 人员监督
                 为了保证监测分析人员的持续工作能力,由熟悉监测程序、方法和结果评价

             的人员,根据质量监督计划,定期对监测分析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
                 (三)仪器设备
                 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深入发展,传统的监测分析技术越来越多被各类仪器分
             析技术所取代,因此仪器分析技术在今后的环境监测技术中越来越变得重要。据

             相关调查研究证明,若人员、试剂材料、分析方法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条件恒定,
             仅仪器设备一项就可引起的 75% 的监测质量波动标准偏差。因此,仪器设备的
             选择、使用以及维护是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关键因素。
                 1. 仪器选择

                 监测机构应根据监测方法和使用目的,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所选择的仪器
             设备须与监测分析相匹配,其各项技术指标如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
             测量范围等,应满足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要求。
                 2. 仪器溯源管理

                 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能溯源至国家基准或标准,应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
             计量检定或校准,以确定其误差大小。另外,应对检定或校准后的仪器设备进行
             再次确认,确认检定证书各项信息是否与仪器设备一致,结果是否合格;对校准
             的仪器设备,确认其校准结果中的修正因子或修正系数是否能被正确利用,从而

             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3. 仪器期间核查
                 环境监测中所用仪器性能状态好坏,对监测数据的准确度有直接影响。因



                                                                                 ·201·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