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5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215
第七章 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控制
确的认识,做到合理使用,不可盲目追求高纯度而造成浪费,又不随意降低规格
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在分析工作中,选择试剂纯度除了要与所用方
法匹配外,其他如实验用水,使用的器皿也须与之相适应。
2. 实验用水
环境监测分析工作中,不同的实验,对实验用水有不同的要求,如无氨水、
无酚水等实验用水,因此实验用水的质量对环境监测有特殊的重要性。在监测分
析中,可以实验用水代替样品来进行空白实验,然后从样品测定结果中扣除空
白值作为必要的校正,从而消除试剂和器皿中所含的待测组分和操作过程中的
玷污。
只有实验用水中待测物的浓度低于所用方法的检出限,才能表明其符合要求,
若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实验用水,空白实验值及其标准偏差会增大,进而影响实验
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因此,在监测分析测试工作之前,应根据监测项目的不
同要求,制备出符合检测要求的实验用水,保证监测工作质量。
3. 实验器皿
监测机构在分析测试过程中,会使用到各种材质的器皿,当这些与样品接触
时,会以下列三种方式影响待测痕量组分的浓度:①痕量组分可能吸附在容器壁
上,从而降低了它们在溶液中的浓度;②器皿材料的组分可能被浸出到溶液中,
从而增大待测组分浓度;③吸附在壁上的前一种溶液组分可能解吸而进入后一种
溶液。在实验过程中,选用不当的实验器皿,就会影响分析结果质量。因此,实
验器皿的材质是影响监测结果的重要因子,在实际监测工作中,要根据监测技术
规范,选用合适材质的实验器皿。
(六)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是进行环境监测分析的重要基础条件,为防止不同检测活动间相互
干扰、相互影响,造成交叉污染,应根据区域使用功能和相关控制要求,对检测
区域进行合理分区,并根据需要配置排风、防尘、避震和温湿度控制等设备或设
施,进而保证监测数据质量。
1. 样品存储条件
在样品存储时,不同浓度的样品不能存在相互影响;清、污样品应分区存放,
有独立的样品存储间;固体样品的风干和制备应有效隔离。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