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67
第二章 水质监测研究
做出更为及时准确的预警。“十四五”时期,随着先进的水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
的广泛应用,我国水环境监测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水生态环
境保护工作不断深入,水环境监测也将逐步实现由现状监测向预警监测转变,以
提高监测的预测预警能力,提升水环境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三)由传统手工地面监测向智能化和天地一体化转变
近年来,我国水环境监测不断发展成熟,监测指标逐步由单一理化指标向生
物、生态指标拓展,监测方式逐步由以手工监测为主向自动监测为主转变,而卫
星遥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也为水环境监测领域
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的应用,基本实现了水温、电导率、
pH 值、溶解氧、浊度等理化指标及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氨氮、生化需氧
量等常规水质指标的自动监测,使得水环境监测更加自动化;通过引入基于无人
机、无人船技术的水质监测采样仪,实现对传统人工取样方式的替代,使得水环
境监测更加智能化;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水环境监测采样阶段的
快速定位、精准跟踪,使得水环境监测更加高效;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
术,融合物联网平台等,利用卫星遥感反演模型实现水体透明度监测、黑臭水体
监测、水域覆盖遥感监测,使得水环境监测更加全面。伴随着卫星遥感、人工智
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水环境监测领域的不断应用,“十四五”
时期,我国将基本实现“自动监测为主、手工监测为辅”的水环境监测体系,水
环境监测也将更加自动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在此环境下,水环境监测将由传统
手工地面监测逐步向智能化和天地一体化转变,以此推动智能化和天地一体化的
水环境监测网络的构建,为水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大数据支撑。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