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4 - 生态建筑学下高层建筑设计研究
P. 184
生态建筑学下高层建筑设计研究
Research on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under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避免进一步引起火势的加大,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3. 设置防火避难场所
设计人员应重视高层建筑中防火避难场所的设置,具体应注意以下三点:首
先,在避难层设计环节,必须确保首个避难层楼层地面与救援场地地面高度差小
于 50m,每层避难层的间隔也应控制在 50m 以内,以满足火灾救援需求。通往
避难层的疏散楼梯应该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者上下层分开。其次,在对
排烟系统进行设计时,可以使用 FDS 软件进行模拟,确保烟气和热辐射不会进
入相邻建筑中,同时也必须对正压送风系统进行处理,以降低相邻建筑窗口温度,
对火灾蔓延情况进行控制。最后,如果避难层兼做设备层,需要对设备管道进行
集中处理,设置管道区域内耐火等级为一级,确保分隔设计顺利实施。
4. 优化消防配电线路设计
设计人员需要保证消火栓系统与自喷淋系统位置的合理性。在消防系统中,
水喷淋系统与水幕系统非常关键。在实际工作中,消防泵运行的稳定性如果较差,
就会影响高层建筑的消防效果。在开展配电线路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需要严格
按照相关标准要求,结合高层建筑的实际规模,合理设计消防泵的安置区域。在
通常情况下,设计消防配电线路可以分为双电源与双回路电源两个部分。设计人
员需要优化高层建筑的排烟系统与配电线路。对于高层建筑来说,防排烟系统是
非常重要的,它需要使用排烟风机与排烟管道以及多种类型的阀门,从而保证设
备正常运行。如果防排烟系统出现故障,就会影响疏散效果。在通常情况下,高
层建筑内部的防排烟装置较为密集。在具体应用时,设计人员通常采用主电源电
路与联动控制电路连接的方法。如果电缆暴露在明火中,那么设备的绝缘性就会
呈现下降趋势。
5. 重视防火细部构造
一般情况下,建筑外围结构是火势蔓延的关键,通过提升屋面或者墙体耐火
性能的方式,能够避免高温引发的建筑结构破坏。而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切实做
好对防火构造的细部设计。例如,变形缝是防火分区中最为薄弱的部分,其填充
材料和构造基层都必须选择不燃材料,幕墙结构和每个楼层的楼板则需要使用防
火材料做好封堵工作。在每层电梯井、管道井的楼板位置,需要设置超过楼板材
料耐火极限的防火材料和不燃材料封堵,并采用防火材料对孔隙进行封堵。还应
将防火墙设置在建筑主体承重结构上,若防火门设有变形缝,需要设置在楼层较
_ 176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