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6 - 生态建筑学下高层建筑设计研究
P. 196

生态建筑学下高层建筑设计研究
            Research on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under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牵头组成的高层建筑课题小组(TBI)对抗震性能化设计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并制定了相应的设计指南。此外,美国西海岸地震区旧金山和洛杉矶也分别制定
            了地方性法规。基于性能化的抗震设计方法和能力设计原则研究越来越充分、应

            用越来越多,美国 ASCE 及 IBC 等规范也特别规定允许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方
            法作为规范的替代方法。这些指南和规定也进一步促进和发展了创新结构体系和
            材料在高层结构抗震设计的应用。

                一、美国抗震性能化发展历程


                (一)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时间线
                自 1960 年加州工程师学会(SEAOC)首次颁布了蓝皮书 recommended
            lateral force requirements and commentary,第一次提出“三水准”性能目标,即“小

            震不坏,中震结构不坏、允许非结构破坏,大震不倒、允许结构和非结构构件破
            坏”,美国抗震设计在美国应用技术委员会(ATC)研究和推动下,不断更新完善。
            抗震性能化设计发展主要时间阶段:
                第 一,1992 年 ATC-33 首次将性能化抗震概念用于建筑物的加固。第
            二,1995 年(Northridge 地震后 )SEAOC 制定的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engineering vision2000 详细阐述基于性能化设计的概念及实施框架,包括从设计
            准则的选择和性能水平的定义到具体设计方法、步骤,把性能设计延伸到新建
            筑的设计。第三,1996 年以后,ATC-40 报告首次将基于性能设计的抗震设计理

            论纳入其中,并相继出台了 FEMA273、FEMA306、FEMA356 等一系列指导性
            文件。其中 FEMA273 首次定义结构不同性能水准:首先,可运行(OP);其
            次,立即入住(IO);再次,生命安全(LS);最后,防止倒塌(CP)。第四,
            2002 年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推行发展性能化设计的计划,由 ATC 编

            写了新一代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指南。第五,2006 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
            汇总了 FEMA 研究成果,颁布 ASCE-06:seismic evaluation and retrofit of existing
            buildings。第六,近 10 年来 PEER 牵头编制 TBI(tall buildings initiative)
            v2010、v2017。第七,CTBUH 在 2008 年及 2017 分别制定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for tall building。
                (二)目前美国主流的抗震性能化设计标准
                目前最新的美国高层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主要采用的标准指南如下:第一,


            _ 188 _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