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3 - 生态建筑学下高层建筑设计研究
P. 193
第五章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
口应满足下列条件:首先,保证人员能够顺利撤离至安全区域;其次,通过火灾
紧急疏散通道及时撤离至安全区且处于常闭状态;最后,由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
消防救援系统及时实施消防扑救。
2. 出口设计
高层建筑中多向疏散出口型结构应在核心筒结构设置多处相对独立的疏散出
口,以保证人员安全到达疏散区域。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应考虑以下
因素:首先,疏散人员是否可以通过相对独立的疏散出口到达疏散区域;其次,
疏散人员是否可以从多个独立的疏散入口进入疏散区域内;最后,疏散人员是否
可以在同一疏散区域迅速有序地疏散。
考虑实际使用功能要求以及高层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等因素,一般不要求对疏
散出口进行特殊设计。对于多向疏散出口结构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安全因素和使用
功能等因素,同时应考虑多向疏散出口型结构与多向疏散主入口相结合后的综合
疏散能力、稳定性和安全系数。一般采用不低于 20cm 厚混凝土楼板将出入口与
主出口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封闭、半封闭的空间。该空间一般应保证 1h 内不积
水不浸水。在此期间应注意不让积水影响到设备正常运行;如需要时可以根据高
层建筑的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封闭时间。对于单独设计的出口,应考虑设置超高层
建筑室内避难层并保证其地面至楼层的自然坡度大小和坡度率。一般来讲可以采
用坡向式、柱上式或斜桥式三种形式来设置避难层。坡向面积小且高度低时应考
虑通过台阶将人员引导至低洼处;坡向面积大时应考虑采用坡脚线或直角楼梯引
导人员入内。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越来越快,大多数城市中都有着高层
建筑,这就使得高层建筑中核心筒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在当下显得十分重要。由于
我国高层建筑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且不断发展进步,因此近年来高层建筑消防安全
疏散设计规范也日益更新。通过对高层建筑核心筒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分析,可知
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原则主要体现在充分保证建筑疏散出口数量、严格控制防火分
区面积、确保足够疏散宽度、多专业多系统协同配合等。
_ 185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