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3 - 生态建筑学下高层建筑设计研究
P. 213

第六章  高层建筑防震设计




             我们必须非常引起注意,其原因是在与建筑物的楼板高度直接成比例的建筑物的
             自重和高层水平的重力负荷的结合作用下,产生高层建筑的轴向力、剪力和弯曲
             力矩。通过控制水平荷载,可以改善建筑物的应力状态。另外,在水平荷载的作

             用下,部件产生的轴向力与楼层高度几乎相等。通过控制水平荷载,可以更好地
             控制部件的轴向力。
                 4. 建筑物侧移的控制
                 由于水平荷载和水平分量的载荷和位移的作用,高层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层会产生偏差。由于建筑物本身的内部力和增建规模的增加,产生较大偏心时,
             可以推高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平力的出现变得特别重要。原因是水平剪切力的主
             要原因是建筑物本身的状况,由于力的作用而产生横向内力变形。从抗震设计的
             观点来看,相关设计者应考虑各种因素,综合考虑用于横向解决这个问题的结构

             稳定性,刚性和强度。
                 5. 水平刚度的控制
                 发生地震的情况下,混凝土结构受到承受水平方向力量的影响,严重的情况
             下有建筑物整体崩溃的危险性,对以往的抗震墙构造物的要求正在提高。因此,

             在高层建筑物的抗震设计中,水平刚度是非常重要的设计要求,抗力矩的主要原
             因是剪切力墙,剪力墙是主要的应力源。为了达到建筑物高度和刚性的正常比例,
             避免侧移崩溃,应通过地震力和其他刚性控制措施将地震力传递到剪力墙上。水
             平刚度的提高也从混凝土材料的性质开始,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紧凑性,并且非

             常重要。
                 6. 竖向布置力求均匀
                 要均匀的对结构的竖向进行布置,可以使垂直刚度和强度的均匀变化发挥最
             大的作用,并且可以有效地避免产生弱层。从建筑结构的特征来看,鉴于商业的

             需求,临街的大部分建筑物底部都会有很多空间,在不临街的建筑物里,大厅、
             餐厅、停车场的底部也会有很多空间,在这种结构中,必须悬挂上部钢筋混凝土
             结构的抗震墙、刚性支撑体和组织墙,下部采用框架系统。换句话说,上层是完
             全的壁系统或抗震壁系统,下两层或下三层是框架系统,整体结构属于“框托墙”

             系统。地震的经验表明系统不具有抗震性,在实际的抗震结构设计中有必要使结
             构物结构保持均匀。
                 高层建筑的抗震对策主要关注混凝土的结构特性和稳固性。在初期的方案设


                                                                                   _ 205 _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