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8 - 生态建筑学下高层建筑设计研究
P. 208
生态建筑学下高层建筑设计研究
Research on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under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钢筋的拉伸程度、混凝土曲线等都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另外,当进行受压、受
拉伸延展性等设计时,应注意不同差异。通过对箍筋进行加密,可以改变构件
的变形,并在构件中形成约束条件。在实际应用中,必须确定建筑的位置,精确
地校核塑性铰的位置,并进行弯曲强度的计算。在塑性铰构件的选取过程中,
应对其强度差异及阻值进行全面的分析。选取强度较高的构件,以维持建筑的
整体结构。
(四)在高层建筑不规则结构中抗震的相关应用措施
1. 抗震性能设计的原则要求
首先,合理选择抗震性能指标。从实际出发,相关设计人员应该考虑高层建
筑物的承载能力和变形需求,结合建筑整体和局部的实际情况,以此来得出适宜
的结构抗震性能标准。其次,从经济的可行性和技术层面上考虑来看,应该全面
地分析和论证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指标,保证其抗震性能目标的可行性和方案可
操作性。最后,提前做好抗震性能优化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抗震目标、预期达
到的性能指标,以及抗震计算的严谨性、准确性、合理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2. 强调建筑结构整体性
在建筑物内部形成塑性铰,可以增强结构的整体强度和防震能力。在高层建
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注意预防破坏问题,减少延性剪切的风险,对构件进行合
理的处理,并采用强剪弱弯等措施。在地震作用下,剪切和非抗震抗剪破坏是不
同的。因此,在高层建筑中应注重延性,加强抗震性能,做好抗震设计,改善结
构的延性效果。例如梁柱等结构构件,要合理控制受拉钢筋配筋率。同时,必须
对高层建筑地基的夯实状况进行严格的控制,提高地基对建筑的承载力。合理的
对结构方案进行设计,通过设置抗震墙、加固梁柱节点等措施来加强建筑物的水
平剪应力应对能力。
3. 注意在建筑的节点处设置相应的隔震装置
在地震发生的时候,由于地震自身的能量,地震力会从建筑物的底部向顶端
冲击,尤其是那些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其自身的刚度等都比较脆弱,很容易遭受
难以估量的破坏。为减少地震的危害,可以在建筑物的重要节点处安装相应的隔
震装置,以减少地震时的能量转移。另外,在选用隔震装置时,应选用组成相对
简单的隔震装置。在结点处设置隔震装置,会对楼层的自震周期产生一定的影响,
故一般会采取橡胶垫片等材料,或采取混合隔振措施进行处理。隔震支座性能稳
_ 200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