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0 - 大数据技术及安全研究
P. 180

大数据技术及安全研究
                Research on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Security



            有更强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减少个人信息买卖的行为。同时,
            对现有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社会上使用的 APP 平台
            和企业的个人信息使用行为进行严格的约束,例如:针对某个招聘平台的个人信

            息倒卖以及泄露的行为,给予惩戒,发现问题直接追究企业负责人以及软件开发
            人员的责任,及时下架相关的问题软件。
                3. 多措并举提高大数据的存储安全水平
                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数据审计等多种方式都是提升存储安全质量的方式,

            首先,对大数据中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后再存储,这样能够减少数据被直接倒卖
            的风险。同时,数据加密应该贯穿于数据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采用基于属性的
            密文访问控制方法进行数据访问。还可以运用审计的方式提升数据的安全性,加
            强对信息使用和保存的管理,确保数据不被云服务提供商恶意篡改,在审计当中,

            加强信息保密和安全管理工作。同时,新的生物识别技术、密码和访问口令等技
            术都可以与加密技术和审计等方式联合运用。
                4. 积极进行信息安全技术产品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信息量不断加大,管理起来也逐渐复杂,管理当中需要考虑

            的因素不断增加,这些也给信息安全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现阶段不仅仅我国
            国内存在很多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特别是美国的“棱镜门”事件,也为我国的
            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工作敲响了警钟。信息安全技术方面,只有不断创新,加大
            研发力度才能够使国内的信息安全不受外来黑客的影响。现阶段我国虽然已经不

            断开展相关研究,但是在信息安全技术方面,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这也需要
            我国更加重视信息安全技术的开发力度,只有实现技术独立,才能够保证我国的
            信息安全质量满足实际的需要。

                5. 积极更新基础设施,加大维护力度
                基础设施是信息安全工作的主要基础,如果基础设施出现问题或者被损坏,
            就会导致基础设施的作用得不到实现,进而影响整个的信息安全防护工作。数据
            丢失、泄露或者遭受攻击,除了与技术问题相关以外,与基础设施的维护不到位
            也存在关联性,基础设施质量不高和维护不到位都影响我国的信息环境。做好基

            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是保证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首先,对硬件
            设备进行及时更新和维护,建立维护和管理工作机制,坚持将具体的工作职责落
            实到个人,并且定期进行技术更新,必要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于技术老旧,



            ·172·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