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
P. 35
第一章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第四节 土石坝施工
一、概况
土石坝是一种用当地土料、石料或其他材料,通过抛填或碾压等方式堆砌而
成的拦河坝。当大坝的物质主要是泥土和砂石的时候,称为土坝;当这两种土质
都在一定的范围内时,就被称为土、石质混合坝。土石坝是我国发展最早的大坝
类型之一。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现代土石坝的筑坝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
了一大批高坝。土石坝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多、发展最迅速的一种坝型。土石坝
的应用比较广泛,优点是取材方便,施工简单,但缺点是抗剪性差,颗粒间隙大
等,极易出现裂缝、渗漏等问题。因此,要将土石坝项目的各个方面都发挥出最
大的作用。因此,必须从各方面加强对土石坝的管理。在大坝的管理过程中,大
坝的监测是大坝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二、对土石坝的监控
(一)用压力管道测量土石坝的渗透线
压力管道法是指在大坝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断面,埋下一定数目的压力管道,
然后利用压力管道内的水位来确定渗透线的位置。
1. 测压管道的排列
土石坝渗透线观测的测点,要依据水库的重要程度、规模、土坝的类型、断
面的型式、坝基的地质条件和防渗排水构造等因素来布设。通常选取具有代表性,
能够反映出主要渗漏状况,并预测有可能发生异常渗漏的剖面,作为渗漏线观察
剖面。如坝高的最大值、老河床的位置、合龙断面的位置、地质条件等。在设计
中对浸润线进行了计算的剖面,为了与设计作对比,应将其作为观察剖面。断面
的宽度通常在 100~200 米之间,当大坝长度较长,断面条件基本一致时,可增加
断面宽度。对一般大型、大中型水库,至少应有 3 个渗流线断面,而对一般中型
水库,则应有 2 个以上的渗流线断面。
每个横截面内测点的数量和位置,使得观测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剖面内浸
润线的几何形状及其变化,并能描绘出坝体各组成部位如防渗排水体、反滤层等
处的渗流状态。在每一个剖面上至少有 3 个压力管道。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