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P. 117
第四章 风电场运行与维护
控、自动化控制平台、AGC 和 AVC 系统进行操控,进而实现对整个电力监控系
统的入侵。
4. 系统搭建危险
部分风电企业在建设风电场电力监控系统时,为降低成本,采取国标以下的
网络服务器、工作站、交换机、路由器等其他网络设备;在应用过程中采取落后
的网络安全防护手段;搭建风电场控制系统的服务器时,对标企业内部标准,并
未采取国家规定的高安全等级操作系统,违规应用盗版操作系统。风电场在系统
搭建过程中偷工减料,没有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等级设备,会导致在实际运
用过程中,路由器、交换器、工作站等网络核心设备端口控制出现滞后现象、无
法禁止生产核心区域的公用网络路线、风电场设备配置登录超时等问题,给发电
厂工作效率和网络安全造成不可逆影响。
5. 人员配置与安全管理风险
目前,我国风电场的建设自动化水平较高,地理位置相对偏僻,风电企业为
降低人力资源成本,风电场的工作人员较少。从风电场设计的总体情况来看,风
电场对现场工作人员数量和素质具有一定要求,只是部分风电企业在综合考虑人
力资源和安全防护以后,减少了部分风电场网络边界安全防护。例如,控制区与
信息管理区之间的电力专用正反向隔离装置、控制区与非控制区之间的逻辑隔离
设备、访问控制最小化配置等安全防护环节。由于现场工作人员有限,无法实现
控制区网络安全实时监测、全天候网络监测、应急响应措施等提升安全等级的操
作,由于现场工作人员通过集控中心的指令进行工作,导致风电场现场工作人员
大多属于操作型人才,可以对集控中心下达的工作指令进行落实即可,设备运维、
升级交由第三方风机厂商进行操作,导致现场工作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和独立解决
问题的能力。
(三)风电场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1. 建立实时监控系统
当前,我国的风电场的集中控制模式已经固定,改变其他控制方式需要消耗
大量人力物力,可以采取实时监控的方法提升集中控制模式的安全防护等级。可
以将风电场实地检测工作站、安全防护设备、服务器、风电场数据库等关于安全
防护的设备同时接入网络安全监测装置,扩大网络安全监测装置的监测范围,将
管控监测时间扩充到实时监测。实现对监测对象运行情况、警报信息、传输指令
107